福岛核废水|共同社:日本输华食品清关延迟波及大米 拟向中方表明反对

2023-07-29 06:29

示意图
示意图

日本共同社28日引述消息报道,中国对进口自日本的水产品启动放射性物质全面检测后,其他日本产食品也因海关扣留而出现清关延迟,该问题还波及到了大米。鉴于事态加剧,日本政府正在考虑就延迟清关问题向中方表明反对立场并要求给出说明。

日本将排放福岛第一核电厂的核废水。资料图片
日本将排放福岛第一核电厂的核废水。资料图片

报道指,中国强烈反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排海计划令日中对立加剧,中方未给出扣留货物的依据,中国的日本食品进口商等感到担忧。

报道引述日中贸易相关人士指,关于对水产品以外的食品是否也采取更严格的放射性物质检测,中方并未给出说明。也有观点认为由于全面检测水产品导致业务量增加,影响到其他食品的清关作业造成了延迟。

农林水产省数据显示,2022年日本向中国出口大米764吨,金额达到2.6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37万元)。

香港6月中起亦已加强抽查日本入口海产的放射性物质。资料图片
香港6月中起亦已加强抽查日本入口海产的放射性物质。资料图片

此外,共同社27日曾报道,在中国北部的海关部门,进口自日本的点心和酒等食品饮料同样出现了清关延迟,原因尚不清楚。

就福乌核废水排海计划,中国海关总署本月7日宣布,加强对日本水产品的放射性物质检测,从抽查变为逐一检查。进口自日本的大量水产品因需要接受检测而滞留中国海关。由于鲜鱼若长时间滞留海关,会难以保持新鲜,报道指是变相限制出口。

福岛核事故后,中国停止进口福岛、长野等10个都县产的水产品等食品和饲料。而10个都县以外地区的产品如水果等,因两国政府未能就中方要求的放射性物质检测达成共识,中国实际上并未进口。

在北京,外交部多次重申,中方反对日方的排海计划及采取相关措施,有理有据,敦促日方认真倾听国际社会呼声,停止强推计划。海关总署就表示,会持续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检测监测力度,确保日本输华食品安全。

关于对水产品的全面检测,日本政府指出此举与放宽和取消进口限制的国际潮流相反,已提出「强烈关切」。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