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性房屋︱社协柴湾项目「喜越」即日起接受申请 共103单位、有独立厨厕

2023-07-23 12:48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今日公布首个位于港岛区的组装合成过渡性房屋项目「喜越」申请详情,由即日起接受申请。陈浩元摄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今日公布首个位于港岛区的组装合成过渡性房屋项目「喜越」申请详情,由即日起接受申请。陈浩元摄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SoCo)今(23日)公布全港首个位于港岛区的组装合成过渡性房屋项目「喜越」详情,并且即日起接受申请。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今日公布首个位于港岛区的组装合成过渡性房屋项目「喜越」申请详情,由即日起接受申请。陈浩元摄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今日公布首个位于港岛区的组装合成过渡性房屋项目「喜越」申请详情,由即日起接受申请。陈浩元摄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今日公布首个位于港岛区的组装合成过渡性房屋项目「喜越」申请详情,由即日起接受申请。陈浩元摄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今日公布首个位于港岛区的组装合成过渡性房屋项目「喜越」申请详情,由即日起接受申请。陈浩元摄
每个单位设独立水电表并设独立厕所。陈浩元摄
每个单位设独立水电表并设独立厕所。陈浩元摄
每个单位附有罕见特大窗,确保通风及采光良好;设晾衣架、热水炉、已铺地板等基本装修及安全设备。陈浩元摄
每个单位附有罕见特大窗,确保通风及采光良好;设晾衣架、热水炉、已铺地板等基本装修及安全设备。陈浩元摄
每个单位附有罕见特大窗,确保通风及采光良好;设晾衣架、热水炉、已铺地板等基本装修及安全设备。陈浩元摄
每个单位附有罕见特大窗,确保通风及采光良好;设晾衣架、热水炉、已铺地板等基本装修及安全设备。陈浩元摄
每个单位附有罕见特大窗,确保通风及采光良好;设晾衣架、热水炉、已铺地板等基本装修及安全设备。陈浩元摄
每个单位附有罕见特大窗,确保通风及采光良好;设晾衣架、热水炉、已铺地板等基本装修及安全设备。陈浩元摄
每个单位设独立水电表并设独立厕所及开放式煮食空间。陈浩元摄
每个单位设独立水电表并设独立厕所及开放式煮食空间。陈浩元摄
每个单位设独立水电表并设独立厕所及开放式煮食空间。陈浩元摄
每个单位设独立水电表并设独立厕所及开放式煮食空间。陈浩元摄
项目主要招募对象为1-2人家庭,包括轮候公屋满3年或未轮足3年但有迫切需要的基层人士,例如居于劏房、板房、床位、寮屋或其他环境恶劣居所的人士优先。陈浩元摄陈浩元摄
项目主要招募对象为1-2人家庭,包括轮候公屋满3年或未轮足3年但有迫切需要的基层人士,例如居于劏房、板房、床位、寮屋或其他环境恶劣居所的人士优先。陈浩元摄陈浩元摄
项目主要招募对象为1-2人家庭,包括轮候公屋满3年或未轮足3年但有迫切需要的基层人士,例如居于劏房、板房、床位、寮屋或其他环境恶劣居所的人士优先。陈浩元摄
项目主要招募对象为1-2人家庭,包括轮候公屋满3年或未轮足3年但有迫切需要的基层人士,例如居于劏房、板房、床位、寮屋或其他环境恶劣居所的人士优先。陈浩元摄
「喜越」位于柴湾常安街。设有一幢四层高的楼宇,项目合共提供103个单位。陈浩元摄
「喜越」位于柴湾常安街。设有一幢四层高的楼宇,项目合共提供103个单位。陈浩元摄
「喜越」位于柴湾常安街。设有一幢四层高的楼宇,项目合共提供103个单位。陈浩元摄
「喜越」位于柴湾常安街。设有一幢四层高的楼宇,项目合共提供103个单位。陈浩元摄

「喜越」位于柴湾常安街。设有一幢四层高的楼宇,项目合共提供103个单位,包括102个实用面积为169尺的1至2人家庭单位及1个实用面积328尺的无障碍单位,人均居住面积不低于公屋标准的75平方尺。

项目主要招募对象为1至2人家庭,包括轮候公屋满3年或未轮足3年但有迫切需要的基层人士,例如居于劏房、板房、床位、寮屋或其他环境恶劣居所的人士优先。

社协指,为推动实践基层住屋尊严,项目参考社会及国际有关「适切居所」的指标并融入在「喜越」的设计,特色如下:

1. 周边配套:
「喜越」距离柴湾港铁站约15分钟路程,步行约5分钟至巴士站,路线途经北角、湾仔,深水埗等;附近有街市、公园、民生商铺等。

2.单位设备:
每个单位设独立水电表并设独立厕所及开放式煮食空间;附有罕见特大窗,确保通风及采光良好;设晾衣架、热水炉、已铺地板等基本装修及安全设备。

3.租金水平:
项目提供最少3年租住期。综援家庭收取租金津贴上限;非综援家庭以25%家庭平均收入订租并设上下限。豁免收取管理费并包公共空间清洁及保安服务。

4.公共空间:
设有户外休憩空间,公共活动室等。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联同一众居住在笼屋、板房及劏房租客亲身说法,分享炎炎夏日的住屋困难及租金苦况,希望可以尽快入住过渡房屋或公屋。陈浩元摄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联同一众居住在笼屋、板房及劏房租客亲身说法,分享炎炎夏日的住屋困难及租金苦况,希望可以尽快入住过渡房屋或公屋。陈浩元摄
社协副主任施丽珊表示,根据最新统计处资料,2021年市区(即港岛及九龙)的分间楼宇住户高达约81,600间,占全港整体分间楼宇的76%。陈浩元摄
社协副主任施丽珊表示,根据最新统计处资料,2021年市区(即港岛及九龙)的分间楼宇住户高达约81,600间,占全港整体分间楼宇的76%。陈浩元摄
施丽珊表示,东区居于分间楼宇的住户数目排行全港第五位,甚至较观塘、葵青等传统制房较密集的地区为高,并且冠绝港岛区,不容忽视东区基层的住屋需求。陈浩元摄
施丽珊表示,东区居于分间楼宇的住户数目排行全港第五位,甚至较观塘、葵青等传统制房较密集的地区为高,并且冠绝港岛区,不容忽视东区基层的住屋需求。陈浩元摄
叶先生是一位失业两年的市民,目前居住在一间货仓,对于改善自己的居住情况感到无力,他希望未来能够在香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安乐窝。陈浩元摄
叶先生是一位失业两年的市民,目前居住在一间货仓,对于改善自己的居住情况感到无力,他希望未来能够在香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安乐窝。陈浩元摄
李女士希望未来3年内能够成功申请到公屋,以获得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陈浩元摄
李女士希望未来3年内能够成功申请到公屋,以获得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陈浩元摄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SoCo)深入调查及分析53个东区房租盘资料,并联同一众劣居所基层于今(23日)公布所得的发现,以了解东区劏房户状况。笼屋、板房及劏房租客亦亲身说法,分享炎炎夏日的住屋困难及租金苦况,希望可以尽快入住过渡房屋或公屋。

社协副主任施丽珊表示,根据最新统计处资料,2021年市区(即港岛及九龙)的分间楼宇住户高达约81,600间,占全港整体分间楼宇的76%。其中,以18个区议会划分,东区居于分间楼宇的住户数目排行全港第五位,甚至较观塘、葵青等传统制房较密集的地区为高,并且冠绝港岛区,实在不容忽视东区基层的住屋需求。

李女士表示,由于照顾小朋友的需要,她无法工作,而她的丈夫则在金钟的一间写字楼进行清洁工作,每月收入只有$14,000。他们一家四口被迫挤在一个面积仅有一百几尺的劏房中,每月需支付高达$7,000的租金。

当提到其发育迟缓、患有脑瘫的12岁女儿时,她一度难以自禁,声泪俱下言道:「希望能够搬到柴湾的过渡性房屋,因为家中的妹妹难以自理,需靠轮椅出入,害怕进不到唯一一个无障碍单位。」此外,李女士还提到家中的居住空间不足和恶劣的环境。她的14岁儿子没有自己的学习空间,而女儿则缺乏日常康复训练的空间。这些困难使得家里的人情绪变得暴躁,生活压力倍增。面对这些挑战,李女士希望未来3年内能够成功申请到公屋,以获得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

叶先生是一位失业两年的市民,目前居住在一间货仓,每月需支付$2,000的租金。他向记者描述了他所处的恶劣居住环境,包括共用厕所和厨房,许多人不愿主动保持卫生。此外,由于叶先生是三高人士,他常年失眠,这使得他的生活更加困难。叶先生表示自己并不了解如何申请相关资助,对于改善自己的居住情况感到无力。然而,他希望未来能够在香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安乐窝。

记者:林秋绵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