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校长张翔吁学生对新科技持开放态度 惟需思考人工智能利弊

2023-07-20 19:41

港大校长张翔(右四)出席青协书室活动《阅读大学问》。陈子悠摄
港大校长张翔(右四)出席青协书室活动《阅读大学问》。陈子悠摄

港大校长张翔今日(20日)出席青协书室活动《阅读大学问》,与约40位中学生交流,谈及有关阅读、创新科技及应用原理。有学生提问有关人工智能于学习上的应用,张翔回应指学生应该持开放心态、多作尝试并以批判性思维应对科技万变。

港大校长张翔(中)出席青协书室活动《阅读大学问》。陈子悠摄
港大校长张翔(中)出席青协书室活动《阅读大学问》。陈子悠摄
港大校长张翔(左四)出席青协书室活动《阅读大学问》。陈子悠摄
港大校长张翔(左四)出席青协书室活动《阅读大学问》。陈子悠摄
港大校长张翔(左二)出席青协书室活动《阅读大学问》。陈子悠摄
港大校长张翔(左二)出席青协书室活动《阅读大学问》。陈子悠摄
青协书室活动《阅读大学问》。陈子悠摄
青协书室活动《阅读大学问》。陈子悠摄
港大校长张翔(左三)出席青协书室活动《阅读大学问》。陈子悠摄
港大校长张翔(左三)出席青协书室活动《阅读大学问》。陈子悠摄

张翔提到,自小有聆听有声书的习惯,指聆听为阅读提供更多幻想空间,亦能训练自己处理大量资讯的能力。他向学生推荐一本名为《卡片盒笔记写作法》(How To Take Smart Notes)的书籍,指他在读中学时意识到繁多的课堂内容必须要有良好的整合方法,而书中教授的技巧帮助学习整合及纪录大量资讯。他亦推介另一本书,《批判性思考》(Ciritical Thinking Skills),指书本提及的批判性思维技巧,有助学习吸收资讯的能力。

未来教师职位或仍会存在  但需调整为辅导者角色

张翔回应学生对人工智能科技于学习上的应用问题,指学生应对新科技保持开放态度,勇敢尝试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工具ChatGPT,同时需以批判性思维思考工具的利弊。被问到科技会否取代教育工作,张表示经常思考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如学生认为以科技所获得的资讯,较老师所提供的更有效率及实用,便需深思教学的意义。他续指,未来教师的职位或仍会存在,但需调整成为辅导者角色。

另外,张翔建议想考大学的初中生,不要重视单一目标,在中学时应参与更多社团活动,如辩论队,增进自己于读书以外的经验,训练情绪管理、领导才能、创意思维等技巧。

实习记者:陈子悠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