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访闽团│参观华侨大学 港生表示有意回港工作 鼓励DSE考生积极报读内地大学

2023-07-18 20:12

立法会福建考察团今日(18日)早上到华侨大学参观。常彧璠摄
立法会福建考察团今日(18日)早上到华侨大学参观。常彧璠摄

立法会福建考察团今日(18日)展开第4日行程,一行人早上到华侨大学参观,首先参观了校史馆,了解「侨胞知音」廖承志建校历史及历年发展。其后参观华侨大学图书馆,并与学校领导、学生交流座谈。

立法会福建考察团今日(18日)到华侨大学参观。常彧璠摄
立法会福建考察团今日(18日)到华侨大学参观。常彧璠摄
立法会福建团与该校领导及学生面对面交流座谈。常彧璠摄
立法会福建团与该校领导及学生面对面交流座谈。常彧璠摄
立法会福建团与该校领导及学生面对面交流座谈。常彧璠摄
立法会福建团与该校领导及学生面对面交流座谈。常彧璠摄
立法会福建团与该校领导及学生面对面交流座谈。常彧璠摄
立法会福建团与该校领导及学生面对面交流座谈。常彧璠摄
立法会议员陈振英(前排右四)代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前排右三)致辞。常彧璠摄
立法会议员陈振英(前排右四)代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前排右三)致辞。常彧璠摄

金融界立法会议员陈振英代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致辞时表示,香港不同领域都需要大量年轻人才,青年工作亦是政府与立法会工作的「重中之重」。他说,现时有3,700多名港生在闽就读,港闽成功缔结了56对姊妹学校,希望进一步促进两地交流,就教育和青年发展有更多合作,包括继续推行副学士毕业生可以衔接升读华侨大学的学士学位。

祖籍福建的立法会议员吴秋北表示,香港学生出路多元,内地很多大学都十分欢迎香港学生,但香港政府及社会各界依然有责任给他们更多帮助与支援,让他们更适应内地的生活。他又说,爱国爱港团体、公务员、警察等不同岗位都有意面向具内地经验的学生招聘,相信华侨大学及暨南大学能够成为香港的「人才库」,而定期举办活动、凝聚人心等活动都有成本,建议政府增拨资源。

陈勇指出,探访华侨大学过程中意识到中央对港生、侨生的支援众多、关爱细致,值得港府学习。 常彧璠摄
陈勇指出,探访华侨大学过程中意识到中央对港生、侨生的支援众多、关爱细致,值得港府学习。 常彧璠摄
周浩鼎表示,得知华侨大学有一些面对外国政府人员的课程,帮助他们了解中国。 常彧璠摄
周浩鼎表示,得知华侨大学有一些面对外国政府人员的课程,帮助他们了解中国。 常彧璠摄
郭玲丽表示,多位港生反应内地大学升学计画的资助计划,手续上多有不便。 常彧璠摄
郭玲丽表示,多位港生反应内地大学升学计画的资助计划,手续上多有不便。 常彧璠摄

民建联副主席陈勇指出,探访华侨大学过程中意识到中央对港生、侨生的支援众多、关爱细致,值得港府学习;又指国家有关部门专门对接不同地方的华侨,保持紧密联系,呼吁港府效仿国家,团结华侨服务香港。

民建联副主席周浩鼎表示,得知华侨大学有一些面对外国政府人员的课程,帮助他们了解中国,而香港亦有意打造国际中心,亦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建议政府与华侨大学合作,将有关课程一半课时用于在香港学习考察,以加深对国家与香港的整体了解。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郭玲丽表示,多位港生反应内地大学升学计画的资助计划,手续上多有不便,如资格审查等手续繁复,学生长时间在内地返港不便,手续上若有盲点担心有缺漏,亦是心理压力。

自由党立法会议员易志明指,乐见华侨大学学生充满自信、各方面能力出众,而明天是DSE放榜,他呼吁同学积极考虑内地升学。他又表示,见到当地生物医学在20年内有如此发展,忆起回归当初政府也曾提出有关政策,若当时有落实,相信香港今日会有同等成就。

华侨大学党委书记徐西鹏介绍,校内现时有境外学生7,622人,位居内地高校第二;他又指,其中2,981位为港生,超过在闽港生总数的三分之二。他又指,学校为维护香港繁荣稳定、促进人才培养,大力招收港生,教育方式采取境内外分类融合、个性化创新创意教育等,支持港生担任学生会主席等,并加强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

立法会福建考察团参观华侨大学校史馆校史馆。常彧璠摄
立法会福建考察团参观华侨大学校史馆校史馆。常彧璠摄
立法会福建考察团参观华侨大学校史馆校史馆。常彧璠摄
立法会福建考察团参观华侨大学校史馆校史馆。常彧璠摄
立法会福建考察团参观华侨大学校史馆校史馆。常彧璠摄
立法会福建考察团参观华侨大学校史馆校史馆。常彧璠摄
立法会福建考察团参观华侨大学校史馆校史馆。常彧璠摄
立法会福建考察团参观华侨大学校史馆校史馆。常彧璠摄
立法会福建考察团参观华侨大学校史馆校史馆。常彧璠摄
立法会福建考察团参观华侨大学校史馆校史馆。常彧璠摄

今日(19日)是DSE放榜,立法会福建团昨日考察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为办学方针的华侨大学,与一批在该校就读的港生代表面对面交流,不少港生表达有意返港工作。一众议员对于港生代表的自信与出众能力赞不绝口,亦鼓励今届DSE考生积极考虑报考内地大学。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系二年级研究生宋钲顺、吴明宇都有意投身警队,听闻纪律部队有意来校招聘,形容心情十分激动。宋钲顺向记者表示,来内地升学是因为想更多了解国家,但投身警队是出于使命感,亦是一直以来的梦想。已在内地生活六年的他,被问及为何毕业后想返港工作,他认为香港就业环境更优,且比起未曾离开本土的「对手」,内地升学港生有「双重优势」,对内地文化的了解令他们视野更为开阔。

吴明宇的目标更为明确,他在演讲中表示,希望成为一名海关关长。他告诉记者,如果想加入私企可能更考虑留在内地发展,但自己想投靠纪律部队,香港具备更好的前景,同时内地港生亦有双重背景融合的文化,又指同学们经常「下乡」考察,探讨围头村两岸关系等,认为类似视野是本地升学的香港同龄人所不具备的。至于有什么需要港府帮手,他表示希望相关资助计划能从本科延伸至研究生,减轻他们的日常开支负担。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大赞」华侨大学的港生「敢于创新、灵活变通」,又寄语他们要「有信心、不计较」,将目光要放得长远、视野开阔,强调「不要只着眼眼前几年」,而应想着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去规划,这样他们才会有更坚定的方向,向着自己订下的长远目标奋斗前行。

自由党立法会议员易志明表示,对会面时港生表现出来的自信、热忱、能力感到佩服,鼓励更多香港学生报考内地大学,因在语言等各当面都将具备更多优势。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系研究生吴明宇(左)、宋钲顺。常彧璠摄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系研究生吴明宇(左)、宋钲顺。常彧璠摄

立法会福建考察团下午来到享负盛名的厦门风景区鼓浪屿,登船上岛后,首先参观了鼓浪屿历史文化陈列馆。亦在烈日下游览鼓浪屿,并参观其中的钢琴博物馆。随后,一行人参观鼓浪屿管风琴博物馆,欣赏5米高、3米多宽、有着1,350根音管的英国「诺曼 · 比尔德」管风琴演奏。

议员参观厦门访问行程。常彧璠摄
议员参观厦门访问行程。常彧璠摄
议员参观厦门访问行程。常彧璠摄
议员参观厦门访问行程。常彧璠摄
议员参观鼓浪屿。常彧璠摄
议员参观鼓浪屿。常彧璠摄
议员参观鼓浪屿。常彧璠摄
议员参观鼓浪屿。常彧璠摄
议员参观鼓浪屿。常彧璠摄
议员参观鼓浪屿。常彧璠摄
议员参观鼓浪屿。常彧璠摄
议员参观鼓浪屿。常彧璠摄
议员参观鼓浪屿的钢琴博物馆。常彧璠摄
议员参观鼓浪屿的钢琴博物馆。常彧璠摄
议员参观鼓浪屿的钢琴博物馆。常彧璠摄
议员参观鼓浪屿的钢琴博物馆。常彧璠摄
议员参观鼓浪屿的钢琴博物馆。常彧璠摄
议员参观鼓浪屿的钢琴博物馆。常彧璠摄
议员参观鼓浪屿的钢琴博物馆。常彧璠摄
议员参观鼓浪屿的钢琴博物馆。常彧璠摄
议员参观鼓浪屿的钢琴博物馆。常彧璠摄
议员参观鼓浪屿的钢琴博物馆。常彧璠摄
议员参观鼓浪屿管风琴博物馆。常彧璠摄
议员参观鼓浪屿管风琴博物馆。常彧璠摄
议员欣赏英国「诺曼 · 比尔德」管风琴演奏。常彧璠摄
议员欣赏英国「诺曼 · 比尔德」管风琴演奏。常彧璠摄

梁君彦今日在社交平台发文,指与华侨大学的香港学生交流后,议员们都很赞叹他们的干劲与毅力,又指不少香港学生流露出毕业后对融入国家及世界发展大势的憧憬,亦有学生分享他们如何克服挑战,融入内地的校园生活。梁认为他们既有抱负,又敢于创新、灵活变通,相信假以时日必定能发挥所长,为香港与祖国的未来作出贡献。他寄语学生最重要有信心、不计较,目光要放得长远,视野要开阔,并鼓励他们在人生规划的过程中,不要只着眼眼前数年,更要想着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去规划,才会有更坚定的方向,向着自己订下的长远目标奋斗前行。

另外,梁君彦又提到一行人参观的鼓浪屿2017年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最高级别(5A级)旅游景区。他指鼓浪屿行程重点是要了解厦门市政府对鼓浪屿文化遗产的保育工作及成果,顺道参观岛上具中外特色的建筑群、鼓浪屿历史文化陈列馆、鼓浪屿钢琴博物馆及鼓浪屿管风琴艺术中心等,以了解当地推动历史、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情况;在过去20年间,厦门市政府就鼓浪屿建筑的保护推出多项法规,令全岛151个不可移动文物点及400多栋历史建筑得到妥善保护。
 

梁君彦(右一)参观华侨大学校史馆。梁君彦FB图片
梁君彦(右一)参观华侨大学校史馆。梁君彦FB图片
梁君彦(左)参观华侨大学校史馆。梁君彦FB图片
梁君彦(左)参观华侨大学校史馆。梁君彦FB图片
梁君彦(前排左三)参观华侨大学。梁君彦FB图片
梁君彦(前排左三)参观华侨大学。梁君彦FB图片
梁君彦(前排左四)与华侨大学香港学生交流。梁君彦FB图片
梁君彦(前排左四)与华侨大学香港学生交流。梁君彦FB图片
梁君彦(中排左七)带领立法会福建考察团参观华侨大学。梁君彦FB图片
梁君彦(中排左七)带领立法会福建考察团参观华侨大学。梁君彦FB图片

记者常彧璠厦门报道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