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推销员 十大杰出青年选举筹委会主席黄皓欣

2023-07-17 15:04

会议室的条幅写着「今日青商明日领袖」, 这里是培育青年领袖及企业家的摇篮,黄皓欣说十一年来为她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会议室的条幅写着「今日青商明日领袖」, 这里是培育青年领袖及企业家的摇篮,黄皓欣说十一年来为她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网络上卖商品、从政的讲理念,面试时自我介绍,这个年代,人人都是广义中的推销员。曾获杰出青年推销员奖的十大杰出青年筹委会主席黄皓欣(Rosanna),说很享受多劳多得、有付出有收获的快乐,「去推销,别人say no 多过say yes,但我觉得,别人say no 的时候,都可视作业绩,问自己为甚么被拒绝,这些原因,正是解决问题的起点。」

业绩可以是「被拒」累积下来的经验,也可以是对社会有益的义务工作。这位三十四岁的最强推销员,选择在成为新手妈妈的人生关键时刻,接棒筹办疫后首个十大杰青选举,带领团队为义务工作找赞助;又找来学生剧团排练,重演得奖杰青的成功故事,让年轻人在别人的人生中得到启发,一同成长,她笑说这些都是值得大力推销的美好社会价值。

会议室的条幅写着「今日青商明日领袖」, 这里是培育青年领袖及企业家的摇篮,黄皓欣说十一年来为她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会议室的条幅写着「今日青商明日领袖」, 这里是培育青年领袖及企业家的摇篮,黄皓欣说十一年来为她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十大杰青是商会的重头戏,今年第五十一届,作为妈妈,在BB出世的重要时刻成为筹委会主席,觉得特别有意义。」由国际青年商会香港总会(「JCI香港总会」)主办的「十大杰出青年选举」,走过半世纪,陪伴香港人成长,今年以「现在缔造未来」为主题,筹备工作如火如荼,作为新手妈妈,要兼顾这份义务工作,她直言接受重任前亦有犹豫。

「在预产期前五天首次接到邀请,希望我出任主席,负责统筹选举工作,那时先是婉拒了,到今年二月再次接到邀请, BB已经四个月大,感谢BB的乖巧,问丈夫意见,心想若他不赞成,顺理成章再次婉拒就是,但他不单止不反对,竟然还鼓励我接受挑战。」儿子取名「希临」,希望降临,爷爷取的名字,充满正能量,是她的最爱。

儿子取名「希临」,黄皓欣谓在B B 出世的重要时刻接棒,意义重大。
儿子取名「希临」,黄皓欣谓在B B 出世的重要时刻接棒,意义重大。

 

 

接棒筹办疫后首个十大杰青选举,筹委会主席黄皓欣说并无因为新手妈妈的身份而放弃想做的事。
接棒筹办疫后首个十大杰青选举,筹委会主席黄皓欣说并无因为新手妈妈的身份而放弃想做的事。

 

 

于一九五○ 年成立的J C I 香港总会,是国际性组织,现时会员约二千多人,分布于二十一个分会,是培育青年领袖及企业家的摇篮。「青商是一个好特别的平台,我们常说这里有四大发展目标:领导才能、社会责任感、商务发展及国际视野,但其实还有第五大发展,就是缔造良缘。」Rosanna打趣的说。二○一六年结婚,做保险的丈夫都是在青商认识,自然特别能够理解她的心情,鼓励她做喜欢的事。

一期一会不同岗位

大学选修当代英语、副修市场学,硕士读传理系的Rosanna,曾于媒体公司及传媒机构任职,负责前线广告销售工作,「好多大学同学选择教书或加入政府工作,因为工作稳定,但我怕闷,所以毕业就选择加入广告行业,可以认识不同的人,可以多劳多得。」毕业后两年,有大学同学邀请她加入商会旗下的香港女青年商会,至今刚好踏进第十一个年头。

「这些年参与不同的义务工作,满足感好大,在这里,我可以参与大大小小的工作计划,由宣传推广、做秘书,到负责流程物资以至接待,不同岗位不同尝试,有好多可能性。」当初本着扩阔社交圈子的想法,却为她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到不同国家交流,认识背景不同但志同道合的朋友,藉着工作计划自我提升,回馈社会。

「我们有所谓一期一会,每个岗位只可以担任一次,十大杰青选举是商会的重头戏,能够参与统筹,是我一直好想做的工作。」她表示商会内有好多妈妈,同路人总结的经验是「别因为妈妈的身份放弃想做的事」,下定决心接受挑战。「主席对下有七位副主席,筹委会成员共有三十几人,现在是提名期,九月闭门面试,十月八日公布结果。」

 

所谓「一期一会」,黄皓欣说意指每个岗位只可以担任一次,十大杰青选举是商会的重头戏,人生之中只能做一次的主席。
所谓「一期一会」,黄皓欣说意指每个岗位只可以担任一次,十大杰青选举是商会的重头戏,人生之中只能做一次的主席。

 

重演奋斗故事

时间表密密麻麻,她表示公布结果前,包括提名团队都不会预先知道赛果,「就算是丈夫, 都不可以透露半点风声。」除了颁奖礼,十一月的交流活动,也是重头戏,「今年希望以短剧形式,讲每个得奖者的成功故事。」她表示已着手联络中学剧团参与演出,「攞完杰青不是就此完结,而是希望透过交流日,让得奖者分享经验,藉不同的奋斗故事,让年轻人从中得到启发。」

R o s a n n a表示,不同分会亦会定期开会,因应社会发展,关注不同议题,过去她就曾策划「社企工作坊」,向中学生推广社企。「很多人对社企有好多误解,工作坊会教中学生写商业提案,希望预早做生涯规划,更有机会到台湾姊妹分会交流。」任内她又参与有关女性的议题,例如推广母乳喂哺及女性衞生假期等。

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筹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时装骚,「董事会讨论有关社会共融的议题,透过明爱就联络到二十名南亚裔少女,请专业模特儿教她们学习化妆同猫步,并找来理大年轻设计师和得到化妆和首饰品牌赞助,为联合国难民处筹款。」
促成不同团体合作,她说可达致官商民合作的协同效应,年轻人透过活动除了自己受助,同时亦可以助人。

此外,她表示又试过和女童军总会合作,于社区宣扬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一同编写教材, 并将教材翻译成英文,先后到马尼拉和日本作交流:「二○一八年社会发生好多年轻人轻生的不幸事件,其中一项活动是用手作的静观瓶,希望为孩子减压。」

 

和女童军总会合作推出计划,于社区宣扬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先后到马尼拉及日本交流。
和女童军总会合作推出计划,于社区宣扬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先后到马尼拉及日本交流。

别人say no 也是业绩

爸爸做制衣妈妈是家庭主妇,有一个性格文静的妹妹,Rosanna直言自小好动无时停,小学时常常因为「口多」被罚,到中学时就将无穷精力变为参与课外活动,由演讲到做主持,又参与话剧演出,非常活跃。大学毕业选择投身广告业,二○一二获当时任职的媒体公司推荐,赢得杰出青年推销员奖项。

「每个人有自己的角色,打工面对老板,亦需要推销,只是你有无这样的意识,觉得这是推销而已。」都说人人都是广义中的推销员,就算是参与青商的义务工作,亦要和不同的赞助商会面,游说他们给予Offer。「我一直好享受推销的工作,可以多劳多得,有付出总是会有收获,某程度是好公平,满足感亦好大,不同做一般文职工作,做几多未必会反映到出来。」

Rosanna说:「去推销,别人say no 多过say yes,好多人或者会沉浸在no之中,但我觉得,别人say no 的时候, 其实都可视作业绩, 问自己为甚么被拒绝,这些原因, 正是解决问题的起点。」世纪疫潮令百业萧条,二○二○年,她却选择在疫情期间,开设广告公司,自立门户。「有生意要推广,无生意都要推广,如果我无加入JCI,可能就不会有勇气作出创业的决定。」无时无刻都对准孕育她成长的平台,人人都是广义中的推销员,谁说不是?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