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到宝|村民「废铁」当玩具 竟系国宝「中华第一玉龙」

2023-07-11 12:04

被誉为「中华第一玉龙」的国宝,被发现时村民竟当废铁拿来当玩具。
被誉为「中华第一玉龙」的国宝,被发现时村民竟当废铁拿来当玩具。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村民张凤祥挖树坑时,挖出一块「废铁」般的东西,将其带回了家。某天,他7岁的弟弟张凤良用绳子绑住这块「废铁」,拖在地上玩耍。玩著玩著,锈迹脱落,一件玉器渐渐露出真容。这件玉器,原来是后来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C形碧玉龙」,也被誉为「中华第一玉龙」。

20世纪70年代,在赤峰市翁牛特旗,一件体型很大的C形碧玉龙,被当地村民在挖树坑时意外发现,并交到翁牛特旗文化馆。后经考证,属于红山文化。它的发现,为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玉龙找到了更早的源头,它也被誉为「中华第一玉龙」。

「红山文化」因首次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后发现而得名,距今6500年到5000年左右,证实西辽河流域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一样,在五千多年前出现了中华文明的曙光。

C形碧玉龙,被当地村民在挖树坑时意外发现,最初还当是废铁。
C形碧玉龙,被当地村民在挖树坑时意外发现,最初还当是废铁。
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玉龙的另外一种。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玉猪龙被断定为商周时期或者更晚时期的器物。
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玉龙的另外一种。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玉猪龙被断定为商周时期或者更晚时期的器物。
「C形碧玉龙」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被誉为「中华第一玉龙」。
「C形碧玉龙」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被誉为「中华第一玉龙」。
随著辽宁省朝阳市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群考古工作的进行,考古人在墓葬中发掘出土一对玉猪龙,明确出自墓主人胸部。红山文化玉龙,有了更确凿的证据。
随著辽宁省朝阳市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群考古工作的进行,考古人在墓葬中发掘出土一对玉猪龙,明确出自墓主人胸部。红山文化玉龙,有了更确凿的证据。
为了更好地表现玉器的纹路和层次,让所谓的「神灵」更清楚地看见,红山先民使用了「减地阳纹」这一工艺,制作出的玉器在光线的照射下会有更大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表现玉器的纹路和层次,让所谓的「神灵」更清楚地看见,红山先民使用了「减地阳纹」这一工艺,制作出的玉器在光线的照射下会有更大的变化。
红山文化玉器造型丰富,尤其以动物形玉器居多。透过这些精美的玉器,我们可以感受到红山先民对万物生灵的细微观察。
红山文化玉器造型丰富,尤其以动物形玉器居多。透过这些精美的玉器,我们可以感受到红山先民对万物生灵的细微观察。

据报,当时村民张凤祥拿著该玉器到当地文化馆,文化馆的一位干部花了30元将它买下,当成普通文物锁进了箱子,多年之后红山文化被发现,专家们挖开一座5000年前的古墓,其中让专家最为激动的还是在墓葬中发现的两件精美玉器,当时文化馆的干部看到后,认为多年前被他锁入箱子中的东西,可能和这次出土的文物一样珍贵,便带著这件玉器赶到北京,经过专家鉴定,确认这是一件珍贵的玉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原来这件最初被误认为废铁是国宝「C形碧玉龙」。

「C形碧玉龙」独具匠心

央视节目《寻古中国·玉石记》报道,这件「C形碧玉龙」在艺术造型上独具匠心,精湛的雕刻工艺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瑰宝。其发现不仅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惊喜,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究。这个意外的发现为文物考古界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资料,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张凤祥一家的故事也引发了人们对家庭中潜在文物和历史遗产的关注。在平凡的生活中,意外的惊喜可能就隐藏在我们身边。这个故事提醒人们保护文物的重要性,鼓励更多人关注、保护自己身边的历史遗产,让它们得到妥善保存和传承。

报道指,「中华第一玉龙」的意外发现给民众带来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也唤起了人们对历史的敬畏和保护的意识。希望这个故事能够激励更多人积极参与文物保护事业,让更多的珍贵文物得以保留下来,传承给后代,共同守护中华文明的辉煌与传统。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