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为内银「撑腰」:高盛很大程度存在误读

2023-07-07 11:20

高盛近日唱淡内银股引起市场关注,虽然该行已否认是「唱空」银行股及渲染悲观情绪,但官媒不卖帐,发表头版文章称高盛基于悲观假设看空中国银行基本面并不可取,「很大程度上存在误读」。

《证券时报》文章以「误读中资银行基本面不可取」为题,称「高盛研报严谨与否,市场自有公论」,指高盛在其中提出一系列基于若干悲观假设前提的判断,包括招行(3968)的公司债券和影子信贷等风险引起的隐含损失率高达25%;平安银行和招行拥有最大的房地产风险敞口,占总资产的8%和6%等。

高盛日前发表研究报告,指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带来的利润率风险,以及信贷组合损失或会加大,均将削弱内银的盈利增长,派息能力亦将受损,给予工商银行(1398)、农业银行(1288)、交通银行(3328)等「沽售」评级,更大削工行目标价三成。

内银股今日走低。招行半日收跌1.07%,报32.4元;农行跌2.4%,报2.85元;交行跌0.45%,报4.44元;工行(1398)跌1.64%,报3.6元。

银行已积极压降房地产风险敞口

《证券时报》指,被高盛猛烈唱空的招行和平安银行的房地产业务中,一季度末招行房地产业贷款馀额3353.05亿元(人民币,下同),占贷款和垫款总额的5.61%,较上年末下降0.22个百分点。平安银行房地产相关的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馀额合计3220.93亿元,较上年末也是减少的,如果以此为分子,除以其资产总额5.456万亿元,可得占比约为5.9%。

整体来看,2022年内房行业不良率仍处于加速暴露期,但从风险化解角度来说,银行已积极压降房地产风险敞口,对公房地产贷款和房地产业务非标资产占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基建投资或助力银行政信业务

文章提到,今年基建投资的发力,无疑有利于城投平台现金流及盈利能力的恢复,这也将给银行政信业务带来新的空间。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