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观点】施政一年见积极 市民更望有成绩

2023-07-04 13:30

香港回归二十六周年, 亦即新政府一年蜜月期已过,政府必须在未来一年加紧追时间、追结果、追成绩。
香港回归二十六周年, 亦即新政府一年蜜月期已过,政府必须在未来一年加紧追时间、追结果、追成绩。

上周六是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六周年的大日子,同时也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七一重要讲话」,以及特首李家超与新一届特区政府上任的一周年。过去一年,社会各界都能看得见李特首及其新班子的主动、积极和努力,依循习主席提出的「四点希望」,推出了多项有利香港经济及社会民生的政策措施。当中包括一些相当破格,在过去十多年,以至回归二十五年来都无人想过可成功推出及落实的举措,希望较彻底地解决特区种种的深层次矛盾。

习主席的第一点希望是「着力提高治理水平」。新政府落实了架构重组,增设三个副司长职位后,跨政策局及跨部门协调有明显改善,包括觅地建屋工作、清洁衞生黑点,以至打击阻街和灭鼠等。公务员队伍改革亦已启动,包括订立绩效指标、检讨赏罚机制、推动电子政务,以及成立公务员学院以加强科技应用和国情培训。在地方管治层面,首批地区「关爱队」经已投入服务,完善地区治理与区议会制度改革亦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香港回归二十六周年, 亦即新政府一年蜜月期已过,政府必须在未来一年加紧追时间、追结果、追成绩。
香港回归二十六周年, 亦即新政府一年蜜月期已过,政府必须在未来一年加紧追时间、追结果、追成绩。

 

第二点希望是「不断增强发展动能」。香港经济发展过往偏重金融业与房地产,新政府致力发展创新科技产业,尤其在推动将创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及再工业化方面,继落马洲创科园之后再推出新田科技城计划。新政府又成立了「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及「招商引才专组」,增设「高才通」和优化各类轮入人才计划,最近再推出「行业输入劳工计划」,从多方面、全方位缓解香港的人才和人手不足危机。

第三点希望是「切实排解民生忧难」,包括「盼望房子住得更宽敞一些」。李特首强调要提速、提效、提量觅地建屋,短期推出了「简约公屋」计划,中期提出了私人兴建资助出售房屋先导计划「乐建居」,长远方面有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以及顶住强烈的反对声音,坚持收回部分粉岭高球场用地及继续推进中部水域人工岛填海,几乎用尽了所有可动用的公私营资源,希望可尽快、彻底地解决香港的住房问题,告别劏房。

第四点希望是「共同维护和谐稳定」,包括要帮助青年人解决学业、就业、创业和置业困难,做到青年兴,则香港兴。新政府发表了青年发展蓝图,推出了「共创明teen」计划,兴建及租用了更多青年宿舍,扭转了教育界的反中乱港歪风,加强了青年人的守法意识和爱国教育,并针对性地协助因黑暴风波而在囚的青年改过自新,重新认识自己的民族和国家。

然而,部分香港市民仍未感受到习主席强调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虽然就业已不成问题,但许多打工仔工资增长都未能追上通胀。公屋轮候时间虽已略为回落,但距离三年上楼还很远,大量基层家庭仍居于环境恶劣、租金昂贵的狭小劏房。正如李特首在竞选时强调「以结果为目标」,市民也是以实质的成果作为施政的成绩表。一年蜜月期已过,政府必须在未来一年加紧追时间、追结果、追成绩。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