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水输水管P4改善工程大致完成 水务署上水粉岭更换5公里长水管

2023-07-03 00:00

东江水是香港重要的水源,自1965年以来源源不断供港,现时为本地提供七、八成用水需求。部份东江水输水管铺设已超过40年,一些水管日久老化,一旦发生爆喉,或会对邻近设施及东江水供水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有鉴于此,水务署自2020年9月启动上水及粉岭东江水输水管改善工程,目前已经大致完工。
 
翻查资料,输往香港的东江水从位于东莞市的太园泵站抽取,经专用输水管道运至深圳水库,再输往香港木湖原水抽水站,之后会透过西部路线,中央路线及东部路线3条主要供水管道系统,输送原水至部份滤水设施作直接处理。

工程超过28个月

 水务署展开28个月的东江水输水管P4改善工程已大致完成。 何健勇摄
水务署展开28个月的东江水输水管P4改善工程已大致完成。 何健勇摄
水务署工程师杜颖雯讲述位处上水及粉岭的东江水输水管P4改善工程。何健勇摄 
水务署工程师杜颖雯讲述位处上水及粉岭的东江水输水管P4改善工程。何健勇摄 
水务署工程师杜颖雯讲述位处上水及粉岭的东江水输水管P4改善工程。何健勇摄 
水务署工程师杜颖雯讲述位处上水及粉岭的东江水输水管P4改善工程。何健勇摄 
 水务署展开28个月的东江水输水管P4改善工程已大致完成。 何健勇摄
水务署展开28个月的东江水输水管P4改善工程已大致完成。 何健勇摄
 水务署展开28个月的东江水输水管P4改善工程已大致完成。 何健勇摄
水务署展开28个月的东江水输水管P4改善工程已大致完成。 何健勇摄

而今次进行的东江水输水管P4改善工程,正是处于中央路线上,需翻新长约5公里的输水管,位置大致为上水文锦渡至大埔九龙坑,工程超过28个月,将原有玻璃纤维强化塑胶管全部更换成新型的软钢管或聚乙烯喉管。

水务署指,如果P4损坏不能使用,水务署便要用额外电力开泵,将水调配至其他水管输送才可达至同样的输送量,这些开泵的额外电力,每年花费超过千万元,故工程完成后,将每年节省电力开支逾1400万元,减少碳排放量达8000公吨。

因工程邻近繁忙的港铁上水站和粉岭公路,附近亦有多项基础设施,故不能采用传统开坑方式施工,过程面临巨大技术挑战。在综合分析及调研下,团队决定采用「无坑敷管」、「内套管喉」等方法进行工程。
 
实施无坑敷管时,团队应用精准评估水管走向的建筑资讯模拟技术,无需大面积挖掘地面,利用钻挖机在地下挖掘隧道敷设软钢管,亦成功避免撞到地下各种设施。而内套喉管更在香港工程界罕见,团队透过严谨工序,在旧有水管中套入聚乙烯喉管,尽量将工程对地表的影响减到最低。

水务署工程师杜颖雯表示,施工期正值疫情肆虐,加上香港「封关」,为工程带来严峻挑战。她说,工程物料来自内地、德国及马来西亚等地,由于疫情影响关口管制,原本船运方式需改为空运,增加运输难度;另外还因不少工友染疫,致人手不足,需延长每日工时追赶进度,惟最终克服各种困难如期完工。
 
记者:陈炯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