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讨论中医发展 议员促中西医病历互通 陈仲尼:西医课程可加入中医元素

2023-06-15 11:07

立法会大会今日继续辩论,由民建联选委会议员陈永光提出「积极推动中医发展,舒缓医疗系统压力」的无约束力议员议案。资料图片
立法会大会今日继续辩论,由民建联选委会议员陈永光提出「积极推动中医发展,舒缓医疗系统压力」的无约束力议员议案。资料图片

立法会大会今日(15日)继续辩论由民建联议员陈永光提出「积极推动中医发展,舒缓医疗系统压力」的无约束力议员议案。多名议员在培育人才及中医专科化等方面提出建议,多名议员谈及中西医合作的方式。

由选委界议员陈凯欣、工联会议员陈颖欣及选委界议员李镇强提出的修正案皆获得通过。经修正后的议案亦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获通过。

立法会大会今日继续辩论,由民建联选委会议员陈永光提出「积极推动中医发展,舒缓医疗系统压力」的无约束力议员议案。资料图片
立法会大会今日继续辩论,由民建联选委会议员陈永光提出「积极推动中医发展,舒缓医疗系统压力」的无约束力议员议案。资料图片
选委界议员郭玲丽亦称,中医也有分骨科、妇科等,当局应推动中医专科发展,以及加强中医教育工作。资料图片
选委界议员郭玲丽亦称,中医也有分骨科、妇科等,当局应推动中医专科发展,以及加强中医教育工作。资料图片
「A4联盟」、新界东南议员林素蔚则表示,现时中医并没有转介权,令市民的经济及时间负担变大,建议扩大中西医合作。资料图片
「A4联盟」、新界东南议员林素蔚则表示,现时中医并没有转介权,令市民的经济及时间负担变大,建议扩大中西医合作。资料图片
民建联选委界议员陈仲尼认为,政府应增加中医拨款,让轻症及中长期病患者能够分流至中医。资料图片
民建联选委界议员陈仲尼认为,政府应增加中医拨款,让轻症及中长期病患者能够分流至中医。资料图片
卢伟国建议,政府应将中医纳入公营医疗系统,令中医得到更多资助,亦应参考内地中西医合作做法,提出病历互通等机制。资料图片
卢伟国建议,政府应将中医纳入公营医疗系统,令中医得到更多资助,亦应参考内地中西医合作做法,提出病历互通等机制。资料图片
劳联的林振升认为,未来应扩大中医在公立医院的参与,增加中医看诊的病症。资料图片
劳联的林振升认为,未来应扩大中医在公立医院的参与,增加中医看诊的病症。资料图片

陈仲尼:西医课程中可加入中医元素

劳联林振升表示,未来应扩大中医在公立医院的参与,增加中医看诊的病症,而因应现时有较多初级中医师职位,认为当局应检讨薪酬及晋升职位的制度。他也提出检视推拿的专业发展,包括监察机制、人手等配套。

经民联工程界议员卢伟国指,政府应将中医纳入公营医疗系统,令中医得到更多资助,亦应参考内地中西医合作做法,提出病历互通等机制。他亦提出现时部份内地中医院可以以合约制招聘香港的中医师,内地也简化香港中成药注册制度,冀未来政府应再深化区域合作。

民建联选委界议员陈仲尼认为,政府应增加中医拨款,让轻症及中长期病患者能够分流至中医,以及在中医自负盈亏基础上,增加门诊资助名额,改善服务质素。他也提出在规画及培训人才上,应将中医向专科发展,也应在西医课程中加入中医元素。该党另一选委界议员郭玲丽亦称,中医也有分骨科、妇科等,当局应推动中医专科发展,以及加强中医教育工作,例如高中时让学生到中医诊所实习,将中医融入至中学生生涯规画中。她又指本港有三所大学提供中医学位课程,合共提供56个名额,惟较2021年合共72个名额,少22%。她认为政府如要推动中医发展,本地人才培训不可忽略。

「A4联盟」林素蔚则表示,现时中医并没有转介权,令市民的经济及时间负担变大,建议扩大中西医合作,增加项目种类,并在《基层医疗蓝图》中,促进中西医合作治疗慢性疾病。她也提出将针灸引入至康复治疗中,并于地区康健站中引入中医服务。在培育人手方面,则应让中医能够专科注册,受到认证。

民建联议员陈永光认为,陈颖欣提出的三方营运合作方案并非最理想的做法,因方案内容对中医师晋升有一定限制。他建议政府或医管局统筹收集临床数据等工作,大学则负责教学支援,并由政府直接营运。长远而言,他希望政府于18区设立公营中医门诊。

选委界陈沛良则建议,「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画」内加入中医药元素,让中医与西医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共同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回应指,香港三所大学中医药学院专家学者、香港注册中医学会及中医业界成立的香港中医专科发展组,将向政府提交关于建立中医专科制度及确立中医资历认可建议书,旗下设有三个专科小组,包括骨伤、针灸及内科。政府收到小组建议书后,将交至中医中药发展委员会讨论。至于中医药发展专员的进度,他指先前虽已经获得拨款,但考虑到专员需要有一定中医背景,令整件事变得更专业化,因此仍需时招聘。

记者:马芷骞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