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区医院引入「表面引导放射治疗系统」 透过3D立体相机更精准治疗肿瘤

2023-06-12 00:00

目前癌症病人接受放射治疗前,需要先在相应位置注射墨水,而病人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有时或会不自觉移动身体,因而影响治疗的精准度。东区医院今年4月引入表面引导放射治疗系统,透过3D立体相机追踪患者身体皮肤表面,更加精准地对准肿瘤进行治疗;系统可实时监察病人的情况,若病人在治疗期间因移动而偏离治疗位置,系统便会发出信号提示,放射治疗师便停止仪器,并将之重新「定位」,有望减少病人回院治疗的次数。

宋崧(左)讲解「表面引导放射治疗系统」的运作,中为部门运作经理区慧仪,右为部门经理邓碧琪。陈极彰 摄
宋崧(左)讲解「表面引导放射治疗系统」的运作,中为部门运作经理区慧仪,右为部门经理邓碧琪。陈极彰 摄
「表面引导放射治疗系统」会安装在放射治疗机上,更加精准地对准肿瘤位置进行治疗。陈极彰 摄
「表面引导放射治疗系统」会安装在放射治疗机上,更加精准地对准肿瘤位置进行治疗。陈极彰 摄
 当病人稍有移动时,系统便会发出信号。陈极彰 摄
当病人稍有移动时,系统便会发出信号。陈极彰 摄

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临床肿瘤科部门主管宋崧表示,现时癌症病人接受根治性的放射治疗时,需要每星期5天到医院接受治疗,而治疗过程一般需时数星期,病人在接受治疗时,亦需要在相应位置犹如纹身般注射墨水。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病人或会不自动较大幅度地移动身躯,从而影响治疗的精准度。

身体因移动而偏离治疗位置 系统会自动发出提示信号

宋崧表示,东区医院自今年4月引入表面引导放射治疗系统,配合传统定位模式,透过3D立体相机追踪患者身体皮肤表面,更加精准地对准肿瘤位置进行治疗。若然病人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身体因移动而偏离治疗位置,系统会自动发出提示信号,放射治疗师便可停止仪器,为病人提供协助,重新摆正仪器,新系统除了可令病人省却注射墨水的步骤外,治疗亦较以往精准,有望减少病人回院治疗的次数。

新系统主要用于乳癌 肺癌 前列腺癌患者

宋崧指,新系统主要用于乳癌及肺癌病人,前列腺癌患者亦有使用,目前港岛东联网3部提供癌症治疗的仪器中,已有1部加装表面引导放射治疗系统,未来亦有望引入第4部已内置「表面引导放射治疗系统」的新型放射治疗机。

已为74人次提供服务

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临床肿瘤科部门经理邓碧琪补充,自4月引入新系统以来,已为74人次提供服务,占该放射治疗机4月服务量的17%。至于为何主要用在乳癌及肺癌病人,宋崧解释,因该系统是要探测治疗期间患者身体皮肤表面有否「郁动」,而上述两类癌症因为呼吸时影响皮肤表面较多,故目前主要用在此类病人身上。

记者 朱慧恩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