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赠︱截至今年3月  约80病人等候换心

2023-06-02 19:00

医管局心脏移植病人分享。卢江球摄
医管局心脏移植病人分享。卢江球摄

本港开展心脏移植服务30年,至今已有超过250名病人获器官捐赠,但等待合适的心脏移植并非易事。医管局今日(2日)邀请两位接受心脏移植的病人分享接受移植及其后护理的经历。有受赠者形容接受心脏移植后如同重获新生;亦有受赠者表示社会对器官捐赠顾虑太多,指以「自已系下一个需要器官捐赠的病人」便不会顾忌。

心脏移植病人曾永铿。卢江球摄
心脏移植病人曾永铿。卢江球摄
心脏移植病人马畅初。卢江球摄
心脏移植病人马畅初。卢江球摄
葛量洪医院心脏内科病房经理郑嘉茵。卢江球摄
葛量洪医院心脏内科病房经理郑嘉茵。卢江球摄
截至今年3月底,仍有约80位病人等候心脏移植。 iStock示意图
截至今年3月底,仍有约80位病人等候心脏移植。 iStock示意图
心脏需由脑干死亡人士捐赠,导致等候时间更不可控。 iStock示意图
心脏需由脑干死亡人士捐赠,导致等候时间更不可控。 iStock示意图

约25年前已植入心脏除颤器的曾永铿表示,随着年纪增长,自己的心脏功能日差,心脏功率曾跌至约一成。日常生活大受影响 ,曾在家中突然晕倒,甚至病重不能独自站起,只能依靠妻子照顾,形容当时情况如同等死。他指根据规定,当时年纪已超过60岁,只剩下约7个月可以进行换心手术,医生亦建议使用机械心脏,幸好在约7年多前成功移植心脏。

「人始终要走,贸贸然烧咗有用器官好可惜」

经过手术康复后的曾永铿,现时担任香港心脏移植协康会主席,透过活动及分享,为等候换心及已接受手术的病友提供支援。被问及社会上众多市民取消登记器官捐赠,他认为大众的顾虑太多,指市民可以「自已系下一个需要器官捐赠的病人」的想法考虑,便不会有此顾忌。他指,「人始终要走,贸贸然烧咗仍有用的器官,十分可惜」,呼吁市民登记器官捐赠。

现为退休人士的马畅初,约7年前因身体不适求诊,被诊断心脏功能只剩约三成,其后被转介至葛量洪医院心脏移植转介中心跟进,经评估后指适合心脏移植。他表示,约3年多前在家中收到医院来电,指配对到合适心脏,形容当时心情忐忑,因为心脏移植并非小手术,当时自己已57岁,但最终仍决定移植。康复后更思考如何珍惜受赠器官,经常向朋友分享器官捐赠的重要性。

葛量洪医院心脏内科病房经理郑嘉恩表示,等候移植的病人众多,但捐出的心脏少之又少,移植中心需为病人检查,评估是否适合进行移植手术,以及名册内有否适合病人的器官,而手术是「争分夺秒」,手术后亦需持续跟进病人情况,包括其心理及身体健康。在陪伴多名等候换心病人及其家人漫长的移植之路后,她形容自己的工作是「一啲都唔容易」,甚至在半夜三更仍需工作,但幸苦都值得。

被问及印象最深刻的个案,郑嘉茵表示曾有一个男病人因急性心脏病入院,病情严重到需要强心药及体外仪器辅助,危及生命,而病人更是其妻子的唯一至亲,其妻子更向她哭诉,郑表示可以感受到她的无助及无奈,因此印象特别深刻。幸好病人坚持数月后获捐赠心脏。

心脏不能活体捐赠  等候时间不可控

郑嘉茵表示,截至今年3月底,仍有约80位病人等候心脏移植,但无法估计所需等候时间,因心脏移植牵涉多项因素,包括血型、匹配者的身高、体重等,加上心脏需由脑干死亡人士捐赠,导致等候时间更不可控。至于受赠者的次序,她指会根据病人状况决定,如病人情况已至需入院、使用强心药,或依赖体外仪器维持生命,会较在家中等候的病人更快。

记者:李健威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