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不退场 空手道东亚锦标赛金牌得主 李振豪

2023-05-15 15:36

作为香港空手道代表,出战过两届亚运,曾冲击东京奥运外围赛,夺得二○一五年亚洲赛铜牌、东亚锦标赛金牌,世界排名最高位至十三,李振豪经历过高山低谷,打过美好的仗,因一场疫症见证人生无常。踏入二○二三年,李振豪宣布正式退役,结束十三年港队生涯。

曾经梦想要做世界冠军,最后东奥一役却六十四强止步,他遗憾「未能用一个更好的方式道别」,但见证了「香港空手道最美好的时代」,已是幸运。更重要的,是空手道教晓他如何「用最好的方式去失败」,就算赢不到金牌,只要尽了最大的努力已是最好。

退役后,李振豪继续留在空手道场,为推动热爱的运动出力,也为「肯定自身价值」和「保持不屈就能超越自我」的理念传承下去。

李振豪为推广空手道而开道场,透过举办比赛让学员增进实战经验。
李振豪为推广空手道而开道场,透过举办比赛让学员增进实战经验。

 「好挣扎,真系好挣扎。」穿起西装外套的李振豪,笑着说退役的决定时,双手却很用力地握拳。三十一岁的他,其实未到非退役不可的年纪,还可以再冲几年,即使二○一六年其运动生涯遇上低潮,但两年后已调整好心态,世界排名亦一步步打上去,教练也觉得他仍能为港队贡献。
可是一场世纪疫症来袭,李振豪从法国集训回来,成为首位确诊的港队运动员,其时病毒来势汹汹,人人如临大敌,他被困病房五十一日,见过两夫妻确诊从此天人永隔,有人走过鬼门关却留下后遗症,人生无常,他发现在灾祸面前,原来几打得都无用。
「我问自己有无尽过力,答案是有,且尽了最大努力。如果来多一次,觉得个高度都差不多,可能做不到更多,所以就要接受。」经历与至亲分隔,病情多次反覆的身心折磨,李振豪对人生有另一番体会,他仍很喜欢空手道,很享受比赛,但做全职运动员要密集出埠,他开始想留多点时间陪伴家人,加上港队已有接棒的新生代,让他渐生去意。
本打算冲完东奥外围赛,便在二○二○年底退役,惟疫情下赛事一再延期,到二○二一年真正出赛,却六十四强止步,李振豪回想那晚最大的感受:「赢好输好,完了就是最好的结果。我用了最好的方式去完结,已尽了力。」直到翌年杭州亚运也要延期,他不想继续无了期消磨等待,决意离队。

梦想做世界冠军

李振豪的空手道梦始于童年。父亲是空手道教练,从小带他到道场,他看卡通片,父亲就骗他超人也打空手道,小振豪信以为真,开始「ush、ush」地练习,出拳一百下、踢脚一百下,想像长大会成为超人。开始只当威风,直到小学六年班,父母同时要做大手术,父亲陪他练完就开始住院,要家姐带他去比赛。他赢了亚军,带着奖杯去医院,父亲忍着伤口剧痛却笑得开怀。他骤觉空手道如此神奇,自此立志认真去打,要做世界冠军,要令家人骄傲。
空手道自二○○九年起成为精英项目,获政府资助训练和出赛,同年李振豪凭在大专队的优异表现获提拔入港队,难怪他说感恩「活在香港空手道最美好的时代」。大专毕业,获家人支持转为全职运动员,那时香港在世界空手道还未有一席之地,李振豪已定下目标,要在亚运争牌。
但兴趣和职业始终不同,转为全职运动员的第一场比赛,李振豪马上尝到苦头,一边眼窝被对手打到爆裂,要做眼部整形手术,失去视力足一个月,康复初期距离感判断仍有偏差,之后半年比赛近乎全败,差点被退队。他凭过人毅力,短时间内由六十八公斤减磅,转战六十公斤组别,终成功夺得二○一二年世界一级空手道超级联赛季军,成为首位站上世界性比赛颁奖台的香港空手道运动员。

克服困难走出低谷

顶尖运动员背后承受的压力不为外人道,身体容易受伤、要长期严谨控制体重,精神压力更是煎熬,要背负整个香港的荣辱,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较量,每次出赛犹如没有硝烟的战役,对心理质素要求很高。
二○一六年起,李振豪经历过一段长达两年的低谷,排名急降,有输无赢,他感到热情耗尽了,灰心得差点想退役。幸好,碰上总教练William Nicholas Thomas加入,为他重新规划,「他跟我说,一年赢够十场,不要谂排名或赢甚么奖。」加上队友的鼓励,结果真的渐渐由谷底爬上去,翌年世界排名由六十多,急起直追到二十一。
问他港队生涯的得着,他感谢那段低潮期,让他学会放开对排名的执着,心态放轻了,反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中间有一次比赛是肋骨裂了未愈仍去打,无甚期望,目标是不要被人再打断肋骨,最终反而赢了。」竞技比并当然要论输赢,但每个人的生命则不能以输赢来定夺,「除了赢得奖项,运动员的身份令我学懂怎样用正确的态度,去做一个更好的人。」
眼前的李振豪,再不是憧憬做世界冠军的少年,岁月让他变得世故,也对成功有更透彻的解读,「回望十几年空手道生涯,觉得我尽了全力去做最好的自己。用最好的方式经历了失败,都是一种成就。正如赢不到奥运金牌,是否等于不成功?绝对不是,重要的是有无表现最好的自己。」

趁热潮推广空手道

世纪疫情让李振豪决定退役,也让他实践另一梦想,开设自己的空手道场。过去随港队出外比赛训练,他发现外国有很多专业的训练场地,反观香港,健身中心常见,但专门供空手道训练、比赛的场馆却极少有,这直接影响空手道的普及程度,「有一年去伊朗比赛时,曾跟队友说,将来如果有一间专业训练中心就好啦。」
退役,不代表离开。李振豪一直想运用自身背景和经验,为推广空手道出一分力,开道场是其中一环,多办不同类型比赛,让学员增进实战经验,是他开道场的目标之一。趁前年空手道第一次被纳入奥运项目,刘慕裳在东奥夺铜掀起热潮,「这几年一定是推广空手道的最好时机,如果错过,不知还有没有下一个机会。」
运动员退役可以选择投考公务员、纪律部队,或转行从商、从事行政工作的也不少。诸多选项中,开道场绝不是最赚钱,也没有先例可循,李振豪凡事自己摸索着来,资金有限,第一间道场不足五百平方尺,连接待处的电脑桌,都是他和朋友在垃圾站捡旧衣柜回来改装而成,他不讳言:「又辛苦又细间,好多人都笑我『咁细个地方,点收生,边度有得做o架』。」
但李振豪不在乎这些闲言碎语,坚信只要有想做的事,信念足够强大,无论如何都要做到,当年打亚运如是,如今开道场也如是,靠的都是不屈的精神,「我要透过空手道让别人知道,做甚么也好,只要不放弃,任何事都会做得好。」

邀世界冠军来港交流

由当初无人看好,李振豪主理的道场三年间搬了几次,现落户新蒲岗,面积约二千平方尺,有练习室、热身室和健身区,能够教班、搞活动和办比赛,算是他心目中理想训练中心雏形。
李振豪希望训练中心和世界接轨,例如四月首次办交流会,嘉宾是五十五公斤女子组世界冠军、乌克兰的Anzhelika Terliuga。香港空手道目前不算十分盛行,体育产业、赛事规模远不及国际化水平,但他很有信心,「二○二八奥运可能都会有空手道,加上启德体育园会落成,希望港队继续有好成续。这几年是最好时机,重振李小龙年代的空手道声威。」

李振豪坚信只要有想做的事,无论如何都要做到,当年打亚运如是,如今开道场也如是。
李振豪坚信只要有想做的事,无论如何都要做到,当年打亚运如是,如今开道场也如是。
一一年大专毕业后,李振豪便决定要成为全职运动员。
一一年大专毕业后,李振豪便决定要成为全职运动员。
李振豪(左一)一四年与队友参加仁川亚运。
李振豪(左一)一四年与队友参加仁川亚运。
开道场初期资源紧绌,李振豪在垃圾站捡来旧衣柜改装成接待处。
开道场初期资源紧绌,李振豪在垃圾站捡来旧衣柜改装成接待处。
李振豪的道场上月首次办交流会,邀请五十五公斤女子组世界冠军、来自乌克兰的Anzhelika Terliuga分享比赛心得。
李振豪的道场上月首次办交流会,邀请五十五公斤女子组世界冠军、来自乌克兰的Anzhelika Terliuga分享比赛心得。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