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Remaining Time --:-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黄埔一个住宅单位,饱受楼上漏水问题困扰,楼下业主周小姐虽然是律师,多次透过各种途径维护权益,但事件纠缠逾年仍未解决,令周与同住的母亲饱受困扰。
天花漏水事主控诉:楼上不合作
《星岛申诉王》日前收到周小姐求助,指她去年2月首次向管理处汇报家中漏水情况。其后情况恶化,天花油漆及批荡几乎全部剥落,整个地面都是灰。去年9月周小姐住所半间屋「跳电」(断路),她立即向楼上业主发出两次电邮讲解情况,请对方立即维修,但不获回覆,她形容对方一直不合作。
【点击睇周小姐住所漏水惨况】
律师周小姐与母亲同住黄埔一个住宅单位,过去一年多时间饱受楼上漏水问题困扰。
周小姐透露,她于去年2月23日首次向管理处汇报家中漏水情况,之后透过很多方式联络楼上业主,但都得不到正面回应。
单位客厕为重灾区,漏水情况十分严重。(被访者提供相片)
天花油漆及批荡大幅剥落,跌到洗手盘和地下。(被访者提供相片)
验楼师指漏水与楼上有直接关系,整个天花也是水迹,并出现裂纹。
天花漏水直接影响单位供电情况,电线也出现生锈。
单位地下见到粉红色,相信是政府部门做过色粉测试的痕迹。
验楼师锺智刚(锺sir)经检查后直言,既然色粉水能落到单位,无可否认一定是楼上漏水,非常明显。
周小姐住所最初半间屋电力供应出问题,到后来全屋供电都出问题,生活大受影响。
由于无电开动热水炉,周小姐与母亲洗澡要靠烧水。
套房主厕亦有裂纹,并试过跌砖,周妈妈险些「中头奖」,自此戴安全帽上厕所。
本身为律师的周小姐,积极联络相关部门、包括「渗水办」跟进事件。
周小姐称事发后从来没有找到楼上业主,批评对方没有亲身处理这件事,没有跟她直接沟通。
记者到楼上单位找名人业主,无人应门。有人称自去年3月已迁出有关单位。
单位门外贴出装修告示,表示于3月7日开始喉管及泥水工程,预计完工日期为5月31日,至今尚馀约一个月。
《星岛申诉王》主持潘梓峰致电楼上业主,他一听到是传媒,马上挂线。
翻阅渗水办回覆周小姐的信,提到调查这宗漏水事件遇到的情况,包括未能联络楼上业主、现场有大量杂物等。
今年2月,当局发信确认楼上单位主人浴室地台的防水设施欠妥和渗水。
验楼师锺sir分析,周小姐家中的漏水情况很难小修小补,要整个厕所、所有瓷砖洁具拆去,重做防水,才能解决问题。
漏水事件愈拖延,周小姐与母亲的起居生活就愈恶化:最初半间屋电力供应出问题,二人想洗澡就要驳电线,既麻烦又危险;到后来全屋电力供应都出问题,无法开动热水炉,洗澡要靠烧水。至于屋内照明,就要用感应灯。
由于厕所石屎剥落,周妈妈最初上厕所会打伞,但之后遇上恐怖经历,防范要再升级。她忆述说:「我刚刚上厕所,旁边的墙有砖跌下来,幸亏我机警,裤也没拉立即起来。」经过这次跌砖,周妈妈没再「厕所担遮」,而是买了安全帽,如厕就戴。另周小姐称,洗澡时曾被天花批荡溅到眼睛,要到急症室就医。
《星岛申诉王》邀请验楼师锺智刚(锺sir),检查周小姐住所漏水情况。他指漏水与楼上有直接关系,整个天花也是水迹。天花与地下见到粉红色,相信是政府部门做过色粉测试。锺说:「既然现在色粉水都能落下来,其实裂纹都相当阔,无可否认一定是楼上漏水,非常明显。」
周小姐称,她透过很多方式联络楼上业主,但都得不到正面回应,以致楼上漏水问题超过一年都解决不到。「他是一位名人。我只可以说整件事,我从来都没有找到他。有人一开始躲在管理处后面,然后现在打算躲在律师后面,一直以来他都没有亲身处理这件事,亦没有跟我沟通过。」
渗水办跟进屡受阻
本身为律师的周小姐,积极联络相关部门,包括由食环署及屋宇署组成的渗水投诉调查联合办事处(简称「渗水办」)跟进事件。翻阅渗水办回覆周小姐的信,提到调查这宗漏水事件遇到的情况,包括未能联络楼上业主、现场有大量杂物等。直至今年2月,当局发信确认楼上单位主人浴室地台的防水设施欠妥和渗水。上周渗水办再到楼上15楼单位测试,仍然见到色水落到周小姐单位。
《星岛申诉王》取得楼上业主电话,原意直接向他了解情况,并让他与周小姐直接洽谈。惟对方一听到来意后就马上挂线。之后主持多次致电楼上名人业主均没接听,仅转线到他的办公地点,留言留电话也未获回覆。登门无人应门,到他家人住所亦同样无人应门。
遇楼上漏水 大律师教「自保7招」
楼上漏水问题困扰不少人,大律师陆伟雄教大家「自保7招」,按序处理问题。当首6招俱失败,可能要寻求法庭颁发「入屋令」,先整改后索偿。这个做法,专门用于楼上业主不合作,或者已经移民、离世,总之找不到业主,但情况危急的个案。
【点击即睇「自保7招」】
楼上漏水问题困扰不少人,大律师陆伟雄教大家「自保7招」,按序处理问题。
遇楼上漏水「自保7招」
遇楼上漏水「自保7招」
遇楼上漏水「自保7招」
遇楼上漏水「自保7招」
遇楼上漏水「自保7招」
遇楼上漏水「自保7招」
遇楼上漏水「自保7招」
遇楼上漏水「自保7招」
陆伟雄承认,万一楼上业主真的极不合作,面对当局指令整改仍继续马虎处理,事主除了自己仔细跟进外,或要换个方式跟进。「如果搬到酒店暂住,要保存单据,以便将来向对方民事索偿。暂时搬走并不代表怕了楼上,或斩脚趾避沙虫,而是为个人安全的明智之举。」
渗水办回覆指,曾经就渗水问题向楼上单位业主发出「妨扰事故通知」。相关单位已经进行维修,但下层单位仍受渗水影响,所以上周再到楼上单位测试,有关调查仍在进行中。
《星岛申诉王》为民请命抱不平、追踪城中热话,亦会搜罗坊间温情小故事。你申诉,我跟进,WhatsApp搵91999933,《星岛申诉王》随时候命!
立即报料:https://bit.ly/3IMunqd
你的独家报料一旦被采用及报导,将获得乙份奖品。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