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粉岭4.21凌晨落雹 网民和应:半夜嘈醒噼噼啪啪|Juicy叮

2023-04-22 10:10

元朗粉岭昨日凌晨落雹 网民和应:半夜嘈醒噼噼啪啪
元朗粉岭昨日凌晨落雹 网民和应:半夜嘈醒噼噼啪啪

本港1个月内第2次落雹。天文台转载元朗市民拍得的冰雹相片,指(昨日)21日凌晨约3时,有市民分别于元朗、粉岭拍摄到冰雹。另有网民向「MET WARN天气预警」facebook专页报料并分享冰雹照片,指昨日凌晨约3时05分北区出现冰雹,有网民还称「澳门当日凌晨1时38分都有」。

根据雷达图,天文台表示,21日凌晨约3时新界北部有强烈回波出现。而今次是1个月内天文台第2次接获冰雹报告,对上一次是3月25日。

落雹实况及网民回应:

天文台转载元朗市民拍得的冰雹相片。天文台图片
天文台转载元朗市民拍得的冰雹相片。天文台图片
有网民向「MET WARN 天气预警」报料指4.21凌晨约3时05分北区出现冰雹。MET WARN 天气预警。图:Gary Tsang
有网民向「MET WARN 天气预警」报料指4.21凌晨约3时05分北区出现冰雹。MET WARN 天气预警。图:Gary Tsang
网民指澳门都有 (01:38am)。网图
网民指澳门都有 (01:38am)。网图
网民指澳门都有 (01:38am)。网图
网民指澳门都有 (01:38am)。网图
居住小榄的网民指两点半时被嘈醒。网上截图
居住小榄的网民指两点半时被嘈醒。网上截图
网民称噚晚半夜听到窗口位置滴滴答答。网上截图
网民称噚晚半夜听到窗口位置滴滴答答。网上截图
网民放上雷达图指「昨晚2点几已经见到去屯门区」。天文台图片
网民放上雷达图指「昨晚2点几已经见到去屯门区」。天文台图片
网民放上雷达图指「昨晚2点几已经见到去屯门区」。网上截图
网民放上雷达图指「昨晚2点几已经见到去屯门区」。网上截图
有网民指「落雹咁声,吓醒咗」。网上截图
有网民指「落雹咁声,吓醒咗」。网上截图

天文台解释,冰雹是强雷暴中产生的大冰粒,当较暖湿空气上升时,空气的的水分会遇冷凝结,由于上升气流猛烈,水汽会被带到冻结层以上并不断打滚,凝结成冰粒,最后当上升气流不能再承托冰粒重量时,这些超重的冰粒会跌落地面,形成落雹。

网民和应落雹:

•「我都听到,真系」;
•「落雹咁声,吓醒咗」;
•「我都觉从未试过落雨打落冷气机会咁大声」;
•「昨晚也是听到暴雨中 有细冰粒打屋顶的声音(锦田区」);
•「噚晚半夜听到窗口位置滴滴答答,心谂半夜三更楼上跌咁多嘢落嚟嘅?」;
•「当时我都听到屋顶嘅铁皮,比正常落雨嘅敲打声再大d,都估紧系唔系落雹,不过惊自己架私家车嘅大银幕有冇事多d,因为都系泊室外」;
•「唔怪之得噚晚听到出面好大声,噼噼啪啪,原来系冰雹, 因为落大雨都唔会好似有硬物撞落窗咁(利申:锦田)我地区page都有人影到雹」;
•「我住小榄,两点半时被嘈醒,嘈到好唔寻常,平时大雨,受正面吹袭嗰边至会听到雨打落窗嘅声,但昨晚就全屋不同方向嘅窗都好嘈,噼噼啪啪,都觉得奇怪,但太眼瞓无深究,原来真系落雹!」。

黄雨3.25突袭港3句钟 西湾河落雹多区沦泽国

3月25日西湾河落雹。天文台图片
3月25日西湾河落雹。天文台图片

因本港受一道强雷雨带影响,天文台3月25日中午发出今年首个黄色暴雨警告信号,更两度发出特别天气提示,连场暴雨多处出现水浸,尤以新界区最严重,车辆要涉水而过。屯门医院急症室部分位置出现水浸,救护车需要将病人暂时转往其他医院,天文台照片更影到在西湾河有疑似冰雹出现,天文台预计今日骤雨增多及有狂风雷暴,气温下降。

天文台于3月25日中午12时20分,发出今年首个黄色暴雨警告信号,为时约3小时,期间本港天气风云变色,多区有强烈狂风雷暴,录得超过30毫米雨量,元朗、荃湾及中西区一小时雨量最高达40毫米或以上,屯门甚至有52毫米,多区出现水浸,尤以新界区最严重,流浮山道骤变泽国,车辆需要涉水而过,元朗公路近丹桂村路面积水,而在九龙西,货柜码头3号回旋处及呈祥道往观塘方向近盈晖台行车道亦出现严重水浸,部分行车綫要封闭。

屯院也水浸  病人转院暂避

黄雨警告期间,屯门医院急症室部分位置出现水浸,急症服务受影响,病人要暂时转往博爱医院、天水围医院及仁济医院,经过职员维修后,急症室服务于下午4时恢复正常。天文台于3月25日中午12时30分,亦发出特别天气提示,预计短期内受冰雹影响及受高达每小时90公里或以上的猛烈阵风吹袭,呼吁市民到安全地方躲避,至下午5时35分再度发出特别天气提示,提醒市民或有落雹情况。天文台位于西湾河的气象站在昨午3时06分,拍摄得西湾河避风塘半空出现类似冰雹,同时该区雷达图显示有回波,天文台亦接获多名市民冰雹报告。

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黄伟健表示,落雹并不罕见,过去几日在广东内陆都有很多落冰雹事件发生。资料显示,本港上次录得落雹报告为2021年9月16日,将军澳出现毫子般大的冰雹夹杂大雨落下。

天文台:落雹现象并不常见

天文台3月27日发表一篇题为「2023年首场暴雨及冰雹」的「天气随笔」,指广东地区在3月24至25日天气渐转不稳定,低压槽前可能有飑线发展,而本港在3月25日迎来今年第一场大雨及雷暴,天文台当日更需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本港普遍地区录得超过30毫米雨量,新界部分地区的雨量更超过50毫米(图A)。

图A:2023年3月25日香港的总雨量。天文台图片
图A:2023年3月25日香港的总雨量。天文台图片
图B:2023年3月25日下午12时30分的雷达图像。天文台图片
图B:2023年3月25日下午12时30分的雷达图像。天文台图片
2021年9月16日曾在将军澳发现冰雹。资料图片
2021年9月16日曾在将军澳发现冰雹。资料图片
3月25日本港迎来今年第一场大雨及雷暴。
3月25日本港迎来今年第一场大雨及雷暴。
3月25日本港迎来今年第一场大雨及雷暴。
3月25日本港迎来今年第一场大雨及雷暴。

当日的雷达图像(图B)显示雷雨带伴随著强烈回波,预报团队在综合分析各项气象数据后,天文台发出本港可能受冰雹影响的特别天气提示,并在稍后接获于西湾河附近的冰雹报告。冰雹在香港并不常见,2003年至2022年二十年间只有10日曾有冰雹报告。而预测冰雹这类不常见的天气现象难度颇高,是次经验对预报团队在研究、预报及监测冰雹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

事实上,广东地区在3月24及25日皆有强对流天气及飑线发展。但暴雨及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于3月24日主要影响广东内陆如广州、佛山、惠州等地,而这些强对流天气于3月25日移近沿岸地区,中山、深圳及本港等地亦受影响。电脑模式预测中尺度强对流天气系统出现的位置及时间分布仍有其限制。

冰雹与鈎状回波

天文台2020年9月在网上以「冰雹与鈎状回波」为题的文章解释,「落雹是一种自然现象,在香港并不常见,平均每一至两年才出现一次。较大的冰雹会破坏农作物,打破窗户,温室玻璃和汽车挡风玻璃等。在过去二十年(2000年1月至2020年8月),香港共有11日录得冰雹报告。近年本地较大规模落雹的一次,发生于2014年3月30日晚上。当晚受低压槽影响,香港广泛地区出现滂沱大雨及强烈雷暴并伴随落雹,天文台更需要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在暴雨期间,天文台收到本港多处地区的冰雹报告,大部分报告的冰雹大小约 20 至 30 毫米(图甲)。

冰雹是强雷暴中产生的大冰粒。强雷暴出现时,大气的垂直运动十分猛烈。由于大气对流层的温度一般随高度增加而下降,当较暖湿空气上升时,空气中的水分会遇冷凝结。由于上升气流猛烈,水汽会被带到冻结层以上并不断打滚,凝结成冰粒。打滚过程冰粒不断吸收水分,像"雪球"般越滚越大,最后当上升气流不能再承托冰粒重量时,这些超重的冰粒便会跌落地面,形成落雹(图乙)」。

图甲:2014年3月30日下午8时40分左右在荃湾拾获的冰雹(图片由张小姐提供)。天文台图片
图甲:2014年3月30日下午8时40分左右在荃湾拾获的冰雹(图片由张小姐提供)。天文台图片
图乙:强雷暴引致落雹的过程。天文台图片
图乙:强雷暴引致落雹的过程。天文台图片
图丙:雷达图中出现鈎状回波。天文台图片
图丙:雷达图中出现鈎状回波。天文台图片
图丁:大老山双偏振雷达可侦测不同的水相态。在2019年4月11日晚上成功探测到深圳出现冰雹(红圈内的红点)。天文台图片
图丁:大老山双偏振雷达可侦测不同的水相态。在2019年4月11日晚上成功探测到深圳出现冰雹(红圈内的红点)。天文台图片

天文台续指,「天气雷达是天文台监测冰雹的主要工具,雷达图所显示的回波反射率及其形状为识别冰雹提供了重要线索。冰雹形成于强雷暴中,在雷达图中除了有很强的回波反射率外,有时甚至会出现一种呈"鈎"状的回波结构,称为「鈎状回波」,如2014年3月30日晚上的雷达图便出现了清晰可见的鈎状回波特徵(图丙)。

鈎状回波是超级单体雷暴的一个重要特徵,代表与强雷暴相关的积雨云发展已经相当旺盛。此时积雨云中强劲的上升气流甚至令雨水无法落到地面,导致底层出现弱回波区,"鈎"状的回波结构便因而形成。除了冰雹及强雷暴外,鈎状回波有时更伴随龙卷风或水龙卷的出现,是一种代表破坏性极强的回波特徵。大家如果以后在雷达图中发现鈎状回波有机会影响自己时,切记要避之则吉,特别若是身处户外的话,应立即躲入坚固的建筑物内。

鈎状回波与冰雹的出现有一定关联性,但亦非必然,不是每次有鈎状回波就表示有冰雹,反之亦然。预报员需要综合众多的观测去判断落雹的可能性,例如天文台近年添置的大老山双偏振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图丁),便大大提升了监测冰雹的能力」。
 

帖文来源:香港天文台 HKO

相关新闻:

3.25今年首发黄雨警告 网民靠一招预知大雨临头

3.25今年首发黄雨警告 网民靠一招预知大雨临头
3.25今年首发黄雨警告 网民靠一招预知大雨临头

黄雨下天桥翻江倒海 电单车硬食高压冲洗 网民:洗涤心灵

黄雨下天桥翻江倒海 电单车硬食高压冲洗 网民:洗涤心灵
黄雨下天桥翻江倒海 电单车硬食高压冲洗 网民:洗涤心灵

铁骑士过氹水花飞溅 睇片一同颠簸14秒震撼网民

骑士过氹水花飞溅 睇片一同颠簸14秒震撼网民
骑士过氹水花飞溅 睇片一同颠簸14秒震撼网民

同场加映:

屋苑休憩处演活春宫 女上男下肉紧缠绵出动「神之手」

屋苑休憩处演活春宫 女上男下肉紧缠绵出动「神之手」
屋苑休憩处演活春宫 女上男下肉紧缠绵出动「神之手」

网络流传影片,有少年男女在屋苑休憩处演活春宫,旁若无人,女上男下肉紧缠绵更出动「神之手」,少女情不自禁揽实男方摇晃,惹人遐想。

【直击屋苑休憩处演活春宫|全程逐格睇↓↓↓↓】

影片全长约2分钟,地点疑似在屋苑休憩处。
影片全长约2分钟,地点疑似在屋苑休憩处。
拍摄者进行拍摄时颇为鬼祟,不时躲藏,似避免被事主发觉。
拍摄者进行拍摄时颇为鬼祟,不时躲藏,似避免被事主发觉。
影片开头见到一对男女坐在休憩处,女上男下。
影片开头见到一对男女坐在休憩处,女上男下。
男子将手伸进女方衣服内。
男子将手伸进女方衣服内。
女方则伏在男方身上。
女方则伏在男方身上。
男方的手在女方衣服内不断抚摸。
男方的手在女方衣服内不断抚摸。
女方坐在男方身上不时摇动。
女方坐在男方身上不时摇动。
两人亲昵行为大胆,旁若无人。
两人亲昵行为大胆,旁若无人。
两人亲昵行为大胆,旁若无人。
两人亲昵行为大胆,旁若无人。
两人亲昵行为大胆,旁若无人。
两人亲昵行为大胆,旁若无人。
男方将手伸进女方衣服内。
男方将手伸进女方衣服内。
女方则伏在男方身上。
女方则伏在男方身上。
男女双方亲热行为大胆,旁若无人。
男女双方亲热行为大胆,旁若无人。
男女双方亲热行为大胆,旁若无人。
男女双方亲热行为大胆,旁若无人。
男女双方亲热行为大胆,旁若无人。
男女双方亲热行为大胆,旁若无人。
男女双方亲热行为大胆,旁若无人。
男女双方亲热行为大胆,旁若无人。

影片全长约2分钟,未知具体拍摄时间及地点,但从两人短衫短裤估计,相信并非最近拍摄。

影片在晩上拍摄,女子坐在男子身上,男子伸手进女方衣服内抚摸,两人其后又拥吻,之后男子将手伸至女方下体有所动作,女方则在男方身上摇晃起来,又不时表露疑似呻吟表情,怀疑两人进行猥亵行为,旁若无人。

男女双方亲热行为大胆,旁若无人。
男女双方亲热行为大胆,旁若无人。
男女双方亲热行为大胆,旁若无人。
男女双方亲热行为大胆,旁若无人。
男女双方亲热行为大胆,旁若无人。
男女双方亲热行为大胆,旁若无人。
男女双方亲热行为大胆,旁若无人。
男女双方亲热行为大胆,旁若无人。
男女双方亲热行为大胆,旁若无人。
男女双方亲热行为大胆,旁若无人。
男子缩回伸进女方衣服内的手。
男子缩回伸进女方衣服内的手。
并开始手拥抱女方。
并开始手拥抱女方。
两人紧紧拥抱。
两人紧紧拥抱。
并亲吻起来。
并亲吻起来。

网民批评有关情侣在公众场合进行猥亵行为已涉嫌触犯法例,促请警方跟进。根据刑事罪行条例200章148条《在公众地方的猥亵行为》,任何人无合法权限或合理辩解下,在公众地方或公众可见的情况下,猥亵暴露其身体任何部分,即属犯罪,罪成可罚款2000元及监禁6个月。

至于发布影片,则可能干犯《淫亵及不雅物品管制条例》21条中的发布淫亵物品,罪成可处罚100万及监禁3年。

两人拥吻。
两人拥吻。
女方仍推持女上男下姿势。
女方仍推持女上男下姿势。
女方伸手示意男方松开双方。
女方伸手示意男方松开双方。
男方与女方又拥吻起来。
男方与女方又拥吻起来。
拍摄者这时躲藏起来,似为避免被人发觉。
拍摄者这时躲藏起来,似为避免被人发觉。
镜头未几再拍摄两人。
镜头未几再拍摄两人。
两人仍在拥吻。
两人仍在拥吻。
女方开始转换姿势。
女方开始转换姿势。
拍摄者这时再躲藏起来。
拍摄者这时再躲藏起来。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