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资助设智能生产线 啤酒厂指产量最高可提升至原来的6倍
2023-04-21 00:00
近年政府大力推动「香港制造」再工业化脚步,为向「再工业化」注入更大动力,政府在2年多前向创新及科技基金注资20亿元,以推行新的「再工业化资助计画」,资助生产商在香港设立智能生产线,最高资助额达项目总支出的三分之一或以1,500万元为上限。计画自推出以来,至今已有几个项目落地。有参与该计画的啤酒厂与政府合作,共耗资800万元引入智能生产线,在减少20%原材料的情况下,酿造的容量可提升至原来的3倍,产量最高更可提升至原来的6倍。该厂表示,现时项目已进入科研数据观察期,对前景充满信心。
「再工业化资助计画」是以1(政府)比2(公司)的配对形式,由政府资助生产商在港设立智能生产线。截止上月中,计画委员会共收到49宗申请。已评审45宗,并同意支持30宗涉及50条智能生产线的申请,涉及食品制造及加工、医疗器材、建造材料、生物科技、纳米纤维材料、制药(包括中药)、器材配件、纺织及制衣、电子和衞星制造等行业,总资助额超过2.7亿元,而企业配对资金约为7.3亿港元。但其中有8宗在获得支持后,因生产者经营环境及公司自身规画转变而自行撤回申请。
获政府资助约270万并已投入智能生产线的香港啤酒公司,业务是向酒店、餐厅、超市及酒吧供应精酿啤酒,本身投入资金约550万元。智能生产线设于公司位于柴湾的4200尺厂房中,涵盖优化酿酒过程,发酵参数,精简包装等,目前已投入运作近8个月。该公司总经理马艺嘉表示,正利用智能生产线搜集更多工业数据,以进一步完善成品,提升质量,其后更会加大产量。
该公司专业酿酒师杜景琛表示,目前在啤酒发酵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是如何能实现精确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若有一个环节出差,成品的口感会截然不同。在未有智能生产线前,酿酒师须在7至14天的酿酒过程中手动调节和记录数据,但手动和目测始终难以实现精准地分析成品、以及检讨中间环节的控制。而酒液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和令温度上升,如不及时进行减压和温度调节控制,会导致啤酒口感受影响,甚至发酵失败。
他续说,引入智能生产线后,酿酒师现可通过电脑控制温度、气压,发酵过程亦可通过屏幕随时随地监测和收集数据。现时更可时刻在手机或电脑上看到生产情况,之后亦可重温和检讨工作中的失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他又提到,之前该公司有8名酿酒师,智能生产线启用后,人数不减反升,共19人,主要是需增聘一些专门科技人员,协助分析和检查酿酒前中后期间数据。
谈及引入智能生产线的困难,杜景琛説,项目开展初期正值疫情,外籍工程师未能到现场指导自动化设备,故在进行远程指导的初期有一定技术困难,但现已克服。马艺嘉就提醒有同样需求的生产者可规画好发展目标,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并与创科署积极沟通以解决技术和创新的问题,自有更有成功机会。
记者 谢宗英
---
《星岛申诉王》于3月1日隆重登场,节目为民请命抱不平、追踪城中热话,亦会搜罗温情小故事。你申诉,我跟进,搵91999933,《星岛申诉王》随时候命!
立即报料:https://bit.ly/3IMunqd
你的独家报料一旦被采用及报导,将获得乙份奖品。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