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勇团队有份参与研究 揭Omicron变异株BA.5高度传染

2023-04-18 19:30

袁国勇团队有份参与的研究,揭Omicron变异株BA.5高度传染。
袁国勇团队有份参与的研究,揭Omicron变异株BA.5高度传染。

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教授袁国勇团队有份参与的研究,利用人呼吸道类器官模型评估Omicron BA.5及其他变异株,在人体呼吸道细胞中感染和复制能力,结果发现BA.5具超强感染性和传播能力,为公共衞生政策的实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团队建立的呼吸道类器官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呼吸系统生理和疾病的研究,有关结果已发表于最新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新冠病毒变异株在世界各地引发了多次感染高峰,其中,Omicron变异株于2021年11月在南非首次发现,并迅速在全球传播。高传染性的Omicron相比之前的变异株更容易逃避抗体的中和,导致免疫逃逸,从而增加在免疫人群中感染或再次感染的机会。

港大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微生物学系博士周婕,与袁国勇团队,联同类器官先驱、荷兰 Hubrecht Institute 的Hans Clevers教授及复旦大学姜世勃教授进行相关研究。

周婕博士及袁国勇教授团队与Hans Clevers教授合作,建立了全球首个源自肺成体干细胞,及鼻腔细胞的呼吸道类器官培养系统。研究团队首先在气道类器官及鼻粘膜类器官中研究原始病毒株(WT)、两种Omicron变异株B.1.1.529 和BA.5的感染和复制情况。结果显示,BA.5感染类器官后产生的病毒滴度,比WT和B.1.1.529更高,更达到与造成流感大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 H1N1 (H1N1pdm)相当的复制能力。

团队将病毒感染后的类器官进行了免疫染色和共聚焦成像。结果指出BA.5感染的鼻粘膜和气道类器官中,病毒阳性细胞的数量明显比B.1.1.529和WT增多。除此之外,团队亦发现BA.5 感染后的气道类器官和鼻粘膜类器官可以形成典型的多核合胞体。总体来说,BA.5的高感染效率和融合活性,使人鼻粘膜和气道细胞形成合胞体并促进病毒的扩散,从而显著增强了感染力和传播力。

---

《星岛申诉王》于3月1日隆重登场,节目为民请命抱不平、追踪城中热话,亦会搜罗温情小故事。你申诉,我跟进,搵91999933,《星岛申诉王》随时候命!
立即报料:https://bit.ly/3IMunqd
你的独家报料一旦被采用及报导,将获得乙份奖品。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