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越来越多国家倾向增持人民币 对美元和欧元依赖下降

2023-04-18 17:43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随著更多国家倾向于增持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下降。(路透社)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随著更多国家倾向于增持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下降。(路透社)

随著全球多国倾向持有更多人民币作储备,美元的领导地位逐渐下降?

「观察者网」综合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随著更多国家倾向于增持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下降,不应再将美元和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视为「理所当然」。她认为,中美竞争将动摇美元「统治地位」。

拉加德17日在纽约出席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的活动时说,全球供应链弹性减弱将使经济变得更不稳定,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升级可能会促进多极化。
 

越来越多国家交易时以人民币作结算。(资料图片)
越来越多国家交易时以人民币作结算。(资料图片)
有意见指出,世界对美元和欧元作为国际货币的依靠有下降。
有意见指出,世界对美元和欧元作为国际货币的依靠有下降。
拉加德表示,全球供应链弹性减弱将使经济变得更不稳定。
拉加德表示,全球供应链弹性减弱将使经济变得更不稳定。
拉加德表示,随著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
拉加德表示,随著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
2009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14年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夥伴国,巴西三分之一以上的出口目的地是中国。AP资料图
2009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14年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夥伴国,巴西三分之一以上的出口目的地是中国。AP资料图

拉加德提到,美国在14种关键材料上「完全依赖」进口,欧洲98%的稀土供应依赖中国,「全球供应链中断」将打击电动汽车等关键行业。她预测,如果地缘政治矛盾引发「全球价值链分裂」,可能会在短期内将全球通胀水平提高5%,在长期提高1%左右。

拉加德接著表示,随著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倾向于在贸易中使用人民币,并增加持有的人民币作为储备,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正在下降。「到目前为止,数据显示国际货币的使用还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拉加德说,「但这一切确实表明,不应再将国际货币地位视为理所当然。」拉加德还认为,「中美竞争」等问题可能会导致「持久的不稳定」,从而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成本提升和贸易夥伴关系不稳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吉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在上周举行的春季会议上警告说,虽然全球经济并未陷入衰退,但对经济增长的预测不容乐观。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斯(Gita Gopinath)强调,紧张的政治局势可能会对经济造成压力,她警告各国「不要走向分裂的滑坡」。

根据IMF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调查,美元依然是全球最主要的外汇储备货币,但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下降至58.36%,为2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欧元则以20%的比例位列第二。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FR)上个月发文指出,许多专家一致认为,美元的主要外汇储备货币地位不会在短期内被取代,更有可能在未来逐渐与其他货币「分享影响力」。但美国滥用经济制裁和美国「全球领导地位」减弱将会加速这一进程。
 

---     
《星岛申诉王》于3月1日隆重登场,节目为民请命抱不平、追踪城中热话,亦会搜罗温情小故事。你申诉,我跟进,搵91999933,《星岛申诉王》随时候命!
立即报料: https://bit.ly/3IMunqd   
你的独家报料一旦被采用及报导,将获得乙份奖品。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