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杂志︱加烟税首当其冲 报贩自救求转型当「导游」

2023-03-14 09:47

全港报贩大联盟召集人李荣栢看淡前景。
全港报贩大联盟召集人李荣栢看淡前景。

上月《财政预算案》即时增加烟草税逾30%,香烟售价再创新高下,靠卖烟帮补收入的报摊首当其冲受到影响。报贩商会坦言,业界正值生死关头,提出多项自救建议,包括响应疫后重建旅游业,利用报摊位处闹市的优势充当「导游」,提供旅游及购物资讯,或与动漫商合作,在报摊贴上动漫人物画像,营造「打卡」热点;商会亦提出希望让报摊与时并进,售卖汽水及手机充电綫等物品,甚至建议容许报摊拨出空位增设广告栏,并出租广告位增加收入。现时全港仅馀300多个报摊,商会担心前景黯淡下,更多报贩交还牌照,恐令满街报摊这个逾百年历史的城市风景逐渐湮没。

《财政预算案》加烟税逾30%后,进一步削减报贩收入。
《财政预算案》加烟税逾30%后,进一步削减报贩收入。

《财政预算案》公布前,主流香烟每包卖62元;《预算案》公布后每包香烟即时加价12元,翌日有烟商再加价4元,令香烟售价增至78元。全港报贩大联盟召集人李荣栢指,加烟税影响立竿见影,当日其报摊只卖出不足10包香烟,较平日暴减三分二,收入大跌。香港报贩协会主席林长富指,加烟税会重创报贩收入是香港特有现象,「若卖报纸足够营生,报贩绝不想卖烟成为主要收入。」林解释,近10年纸媒收缩,加上连锁便利店冲击,卖报纸的收入与卖烟收入对调,前者由过去占60%下跌至不足30%,卖烟收入则由过去30%增至近60%。林续称,加烟税前每包烟盈利4.9元,加烟税后微升至5.7元,实际利润不高,林预期未来当局会再加烟税,报贩的卖烟收入愈来愈少,急需转型求生。

大加烟税,靠卖烟帮补收入的报摊首当其冲。
大加烟税,靠卖烟帮补收入的报摊首当其冲。

报摊贴景点二维码方便旅客

现时全港有327个获食环署发牌规管的报摊(即「持牌固定摊位(报纸)小贩」),他们获准在街道指定的摊位经营,摊档面积及售卖货物都受严格限制。现时正值后疫情时代,港府大力推动旅游业复常,林长富指,不少报摊位处旅游区及闹市,认为这个香港特色可以化身「另类导游」,如佐敦至尖沙嘴一段弥敦道有多个报摊,附近亦有九龙公园、清真寺及多个地标商场,是游客必到之地,若能在报摊外围张贴旅游景点或商场资讯的二维码,「方便旅客扫码搵景点、搵野食。」

报贩批评食环署只容许报摊售卖12种货物的条例过时,盼作出修订。
报贩批评食环署只容许报摊售卖12种货物的条例过时,盼作出修订。

李荣栢的报摊位于人流密集的太子始创中心外,他指通关后多了内地旅客来港,平日中午半小时内至少6人问路,但期间只卖出3份报纸、纸巾及香烟各一包,生意惨淡。他认为,报摊的优越位置可协助推广旅游业,若能兼卖附近商场或食肆的广告,方便旅客之馀,亦增加报贩收入。

据了解,报贩多年来争取容许「卖广告」不果。李荣栢指,过去曾接洽证券公司查询,但被指违反发牌条件遭否决,而食环署亦常以担心引起人流聚集阻街作否决理由。李强调,业界会谨慎选择客户,指工业区可卖迷你仓广告、旅游区可卖景点及商场广告,帮补额外收入。

「卖广告」违发牌条件遭否决

面对生意不景,报贩曾于2016年推出活化计画,在闹市多个报摊增设「吉祥猫」雕像,希望改变报摊「老饼」形象。林长富指,过去曾有动漫商接洽在报摊张贴动漫角色海报或画像,吸引动漫迷打卡,甚至寄卖动漫模型,吸纳年轻人,但受制于食环署发牌条件未能成事。林称,现时报摊只可售卖打火机、糖果、电池、蒸馏水、小精品及流动电话储值卡等12种货品,汽水、茶类饮品及罐装咖啡等属「违禁品」。在2020至2022年,食环署曾就报摊贩卖牌照以外商品作出276宗检控。

报贩业界正值生死关头,提出多项自救建议。
报贩业界正值生死关头,提出多项自救建议。

盼修例容许增售卖物品

林表示,不少同业售卖「违规」饮品,反映该类货品有实际需求,亦凸显发牌条款过时。林续称,在智能手机年代,希望当局除容许报摊售卖茶类饮品,亦批准售卖手机充电器及充电綫。

1904年,本港出现首个流动报摊,至今已有逾百年历史,但持牌报贩却逐年减少。李荣栢坦言,3年疫情下有同业兼职做保安员维生,有人交还牌照,面对生存空间减少,盼当局体恤修订法例。就报贩希望增加售卖物品,食环署指须在经营环境及阻碍公众地方之间取得平衡,亦不应有违当初发出牌照让报贩售卖报纸的目的。

 

---

如各位读者都有关于来港旅游嘅申诉,可以WhatsApp到91999933,《星岛申诉王》随时候命!

立即报料: https://bit.ly/3IMunqd    你的独家报料一旦被采用及报导,将获得乙份奖品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