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刘江华称为官须审慎非「任你行」 从政者要有「一代接一代」心态

2023-02-27 08:40

刘江华说,为官须低调审慎,不可「任你行」。
刘江华说,为官须低调审慎,不可「任你行」。

全国两会3月在北京举行,现年65岁的政坛老手刘江华,首次获委任为全国政协委员,「新丁」提案包括推动两地专业资格、副学位的互认等,让年轻人多流动发展。刘江华2020年中途离任民政事务局局长,任内被指「太低调」,他接受《星岛》专访时解释,为官者需要低调审慎,并非「任你行」,只是他当立法会议员时「高调」,造成巨大反差。他表明不会再参选立法会,指从政者要有「一代接一代」心态。

离开官场近3年,本身是民建联会务顾问的刘江华迎来新岗位,首次担任全国政协。他指不论政府或民间政团,应大力提倡不局限在香港的思维,形容香港就是国际舞台,天下人都走到香港发展。他希望推进个别的专业资格及副学位的互认,建议中央支持国家教育部加快与香港探索副学位资历互认的可行性、进一步扩大副学位内地升学的学校数量,以及两地相关部门能加快资历互认的步伐。

港是国际舞台 天下人来发展

刘江华说,提案能让学生在大专阶段在内地尽早适应,了解内地市场,又指年轻人多流动是好事,体验外地及内地生活,再回港发展。他又指,目前香港艺团到内地不同城市表演,各城市要分开审核剧本,艺团觉得麻烦,他认为既然是同一剧本及编排,建议香港艺团能够一并申请各城市的表演。

刘江华从政逾30年,曾为3料议员,2012年立会选举落败后,转跑道加入政府,先任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副局长,至2015年升任民政局局长。与昔日「建制重炮手」相比,刘江华做官后低调得多,他解释自己担任议员时很高调,当时兼顾保安、交通两大重要范畴,几乎每日见记者,2006年「九铁兵变」一役,整个星期的电视台头条都看见他,但做官员不可「海阔天空任你行」,有一定规范、不可越綫,因此做事较审慎。

他举例指,局长处事有时需低调,例如2016年里约奥运时,他作为局长到当地打气,发觉香港运动员很有能力,故回港后与负责体育的同事,定出「4年后要攞牌」的目标,但不能公开讲,「如果攞唔到咁点?」他又指,政府投标争取全港市民观看奥运赛事,过程亦只能低调,以免影响谈判。他笑言,若非立法会议员出身的官员,未必有这样的反差,但强调高调或低调都不是重点,关键是结果。

刘江华表明不会再参选立法会,以及即将换届的民建联中委会,形容自己过了阶段,「这么多人有能力做,为何不给他们做?」他指从政者一定要有「一代接一代」的心态,他会随遇而安,到哪个位置就做好工作。

区议会须改革最理想续保持3功能

刘江华担任民政事务局局长期间,经历2019年反修例风波、民主派在区选大胜等事件,当时多名激进派入局,区议会与政府关系剑拔弩张。政府正检讨地区行政,曾任多年区议员、主管过地区行政的刘江华认为,「区议会改革一定要做」,之前极端出位甚至违法的行为,当然不能再存在,但不等于区议会没有存在价值,最理想是能继续保持地区治理、上情下达、关爱社区3项功能。

政圈盛传新区议会采取混合方式产生,刘江华指,不论是改成间选、委任或保留直选,都是以不同方式、吸纳不同人才的途径,例如委任制可吸纳到不会参加直选的人士加入。他称「民主不一定全部直选才叫民主」,香港回归20多年,立法会愈来愈多议席变为直选,「但是否代表民主能够成熟呢?似乎不是」。

不同方式吸纳人才

刘江华不认同恢复委任制是「不民主」,指「良政善治」才是标准,重要的是新制度能否惠及市民。

他指观乎英美,很多政党互相攻击「扯后腿」,「差不多已经做不到事,香港是否打算走这条路綫呢?」他指地区行政始终是地区治理的一部分,不应政治化。

刘江华说,区议会组成方式重要,但更着眼于区议会的功能,需要地区治理,「上情」能「下达」,政策能否落地,民众声音能否上传,以及要关爱社区;无论哪套制度,只要达成这三项目标,就是一套好制度。

记者:何嘉敏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