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鹏元促金管局 将中资评级机构纳外部认可名单
2023-01-04 17:52
中证鹏元国际首席评级官陈科于香港投资基金公会举行的记者会上,呼吁金管局等本港监管机构将中资评级机构纳入外部认可评级机构的「白名单」当中,认为中资及国际评级机构需要在公平的舞台竞争。他直言,中资评级机构面对国内4000多家发债企业时掌握更详尽的数据,而这批发债主体无法由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提供国际评级,建议在中资评级机构可提供国际评级的基础上,金管局应尽快把中资评级机构纳入指引名单中,帮助境外投资者进一步理解国内发债主体,同时推动中国债市对外开放。
他表示,现时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在中国市场仅覆盖中资美元债,惟该类债券占中国债市总规模比重较小,其2022年约发行逾1000亿美元,而国内债市总规模达20万亿美元,意味著境内市场庞大有待开发。料中资美元债在经过内房违约风波后,未来难以进一步扩张,而境内债市规模大且仍有发展前景,这是中资评级机构目前的优势。
中诚信亚太:内房债风险水平仍高
在三年疫情冲击及经济周期性变动下,中诚信亚太副总裁杨珺皓指,内地经济及消费需求复苏仍然疲弱,发债企业营运面对较大挑战,加上此前相关行业监管收紧,去年境内债市净融资规模按年收缩五成,至1.1万亿元人民币,但随著内地放宽房地产融资政策,以及调整防疫措施,内地信用债收益率回升,去年新增违约额343亿元人民币,按年减少82%,属近5年最低水平,受惠地方政府严守防范风险措施,以及企业采取风险缓释措施,但房地产行业信用风险水平仍高。
2021年不少房企经历财困风波,相关房企评级波动受市场关注,杨珺皓称,国内债券评级不能直接映射国外评级,主要因为双方具备不同的评级体系,即使发行人看待境内外债券时亦抱有不同区分度,不认为国际评级机构降级后,中资评级机构要立即采取评级行动,应更关注考量发债主体境内债情况。此外,作为中资评价企业采取行动时,希望能够打破周期性,将眼光放长远至跨越周期。
中资机构下调评级会审慎
他表示,中资及国际评级机构在面对极端事件时采取措施的差别,在于中资评级机构会参考事件发展与中国经济政策的匹配程度,而非在事件发生当下立即采取行动。同时,中资评级机构处理境内外债时亦有不同措施,而非「不采取任何行动」,在考虑市场整体波动和投资人避险需求方面,与国际评级机构一致;在处理境内债时会考虑更多因素,由于中资评级机构在国内市场中掌握定价话语权,降级行动可能会对债价波动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会审慎行动。
联合评级国际高级董事游志文坦言,随著人民币国际化及政府离岸债券等近年来大力发展,料今年在政策支持下,能进一步将中国发债企业的特色展示给国际投资者,国际评级机构更著重从外往内看,而本土评级机构则更希望自内而外。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