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之友25周年推出「友.伴同行」计划 前廉署官员任导师与学员互动交流

2022-12-27 00:00

廉政之友25周年推出「友.伴同行」计划 前廉署官员任导师与学员互动交流
廉政之友25周年推出「友.伴同行」计划 前廉署官员任导师与学员互动交流

廉政公署义工组织「廉政之友」不知不觉已行到第25个年头,组织在25周年特别推出「友.伴同行」计划,以师友活动 (Mentorship) 形式进行。参加计划的13名学员是在学或在职的「廉政之友」会员,年龄介乎21至34岁。另有10位已退休资深廉署人员担任导师,包括来自执行处、防止贪污处及社区关系处的处长级人员、首席主任和资深廉署人员。他们以自身人生阅历和丰富反贪经验,启迪青年拓阔视野。


负责计划的高级廉政教育主任黎丽芬表示,「友.伴同行」计划透过多元化师友活动,由廉署导师将肃贪倡廉宝贵经验传承至新一代;亦鼓励他们学习锲而不舍的反贪精神,培育正面积极价值观。

「友.伴同行」计划导师 – 前总调查主任叶广福(左)及两位学员郑迪珉(中)和徐梓翔(右)。
「友.伴同行」计划导师 – 前总调查主任叶广福(左)及两位学员郑迪珉(中)和徐梓翔(右)。
退休廉署调查人员藉一起运动与青年交流。
退休廉署调查人员藉一起运动与青年交流。
导师叶广福与学员在廉署义工组织「廉政之友」活动中分享参与计划的感受。
导师叶广福与学员在廉署义工组织「廉政之友」活动中分享参与计划的感受。
导师与学员聚会,交流昔日廉署工作和生活体验。
导师与学员聚会,交流昔日廉署工作和生活体验。

 

高级廉政教育主任黎丽芬指「友.伴同行」计划由廉署导师将肃贪倡廉经验传承至年轻一代。
高级廉政教育主任黎丽芬指「友.伴同行」计划由廉署导师将肃贪倡廉经验传承至年轻一代。

 

其中一位导师是执行处前总调查主任叶广福(叶sir),他与学员分享昔日调查经历,透过种种反贪经验鼓励学员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他分享了昔日廉署工作和案件,除了让学员了解廉署调查工作,更可让青少年知道,做人处事和查案一样,除了要按步就班,亦要准备突如其来的变化,要考虑周详、灵活变通。有时亦会跟学员分享失败的调查行动,例如有一次安排的卧底人员身分被怀疑,结果要暂时终断调查行动,但凭锲而不舍的精神,再接再励,最后成功将不法之徒绳之于法。藉以勉励年轻学员,人生不是事事顺利,要从失败及挫折中学习,全力以赴和有团队精神。


有感时下年轻人生活压力大,容易感到失落和迷惘,希望藉昔日调查工作分享,引导他们如何有效面对压力和寻找出路。有感见到一些刚投身社会工作的青少年,误以为像读书时「出猫」、「抄袭造假」只是小问题,加入职场后涉及违反诚信和贪污舞弊罪行,令人痛心。叶广福表示:「希望透过自身人生经历,引导年轻人了解贪污祸害,增强反贪意识和决心,追求正向的人生。」


其中一名学员Chris徐梓翔表达他对是次计划的感受,他指叶si曾分享昔日负责安排卧底人员调查装修工人贪污欺诈案,廉署卧底人员要乔装成装修判头,神态、言谈甚至须要双手有经常从事装修工作的粗糙感,做到一丝不苟,「入型入格」,避免身分被识破。


他指从叶sir昔日工作分享中,了解廉署工作重视每个细节,非常认真,而且随机应变;自己也从中学习处事认真、细心,不走漏每个细节。


另一名学员Tyler郑迪珉则指,叶sir分享廉署亲身调查经历,尤其70年代贪污罪盛行时,调查工作十分困难,令他明白贪污对社会民生和公平构成严重影响,决不能让香港变成昔日贪污猖獗的地方。


郑毕业后从事生物科技行业,自己创业过程中曾面对不少「灰色地带」及迷思,例如作为公司老板,可否容许员工收取客户利是或礼物,或者兼职要否申报利益等。与叶sir交流后,Tyler更重视员工诚信及公司防贪措施,并对防贪法例有更深认识,同时亦下定决心,要对任何不正确、不道德和违法的事说「不」,坚守原则。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