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崔俊明忧抢药潮致市民涌急症室求诊 加重公营医疗系统压力

2022-12-25 18:39

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崔俊明表示纾缓新冠药物供应一旦紧张,市民或会到急症室求诊,增加公营医疗系统压力。资料图片
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崔俊明表示纾缓新冠药物供应一旦紧张,市民或会到急症室求诊,增加公营医疗系统压力。资料图片

行政长官李家超公布中央同意逐步有序全面通关,希望1月中前落实。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崔俊明表示,连花清瘟胶囊和扑热息痛等纾缓药物在内地出现抢购潮。他关注通关后内地居民一旦来港购药,但同一时间本港的纾缓药物供应紧张,市民在未能购买下,可能会转到急症室或普通科门诊求医,增加公营医疗系统压力。

崔俊明说,本地药厂有生产纾缓药物,认为港府需与厂家联络增加生产力,同时联络内地药厂,研究将少部分药物供应香港,以减轻本地需求压力。

他又建议,本港公营医疗机构应加大采购任何内地生产的药物,确保之后本港供应稳定;市民如果家中已有足够的纾缓药物或慢性病药物存货,也可以向医生提出减少领取药物的数目,留予有需要人士。

至于是否有需要限购药物,崔俊明认为不可取,反而有机会引起社区恐慌,令市民误以为香港已经缺乏药物而引发抢购,又或一旦有发烧或感冒症状就涌到急症室求医。

港九药房总商会副理事长张德荣表示,本港目前某品牌的止痛退烧药已全綫售罄,其他类似药物也开始供应紧绌,由于药物供应紧张,药房由以往仅需一日到货,变为现时需时3日或以上,药房已订购比平时多2至3倍存量。

他又指,现时6至7成客人是代亲友购买或寄回内地,仍然需要观察1月开始逐步通关后,访港的内地客流量,才能评估抢购潮对本港影响。

港大医学院生物化学系教授金冬雁估计,通关初期来港的内地客数目不多,亦并非长者等高危群组,内地确诊者专程来港求医的可能性较低,建议港府应该将从内地入境旅客的检测要求,与海外及台湾入境人士看齐,入境后一共需进行2次核酸检测,抵港后连续5日都要每日快测,阻止少数「漏网」的阳性个案。 金冬雁又认为,应优先确保本地止痛退烧药物供应充足;考虑到部分内地旅客以接种新冠疫苗为目的来港,建议可参考澳门政府,向在香港接种疫苗的非本地居民收费。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