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判定新冠死亡标准受质疑 专家:符合世卫定义但保守

2022-12-22 10:06

北京近日离世的人数大幅增加。
北京近日离世的人数大幅增加。

中国官方对冠病死亡病例作出明确定义后,星期三通报的死亡人数不增反减。新加坡《联合早报》引受访卫生专家指出,中国的冠病死亡判定标准与许多国家不同,是采用较保守的计算方式,但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冠病所致死亡」定义的范围。

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星期三(12月21日)消息,中国过去24小时无新增染疫死病例,但累计死亡病例从5242起修正为5241起。中国卫健委附注,这是因为北京一起死亡个案不被列为冠病死亡病例,但没有加以说明。

中国卫健委在12月7日推出「新十条」防疫措施后,分别在12月19日和20日通报两起和五起死亡病例。不过,在疫情严峻的北京,多家殡仪馆、火化场因为近日死亡人数激增不胜负荷,导致舆论质疑官方通报的死亡病例数据与真实情况有差异。

北京的殡仪馆,近日多了市民来处理亲人后事。
北京的殡仪馆,近日多了市民来处理亲人后事。
北京的殡仪馆,近日多了市民来处理亲人后事。
北京的殡仪馆,近日多了市民来处理亲人后事。
北京的殡仪馆,近日多了市民来处理亲人后事。
北京的殡仪馆,近日多了市民来处理亲人后事。
北京的殡仪馆,近日多了市民来处理亲人后事。
北京的殡仪馆,近日多了市民来处理亲人后事。
北京的殡仪馆,近日多了市民来处理亲人后事。
北京的殡仪馆,近日多了市民来处理亲人后事。
北京的殡仪馆,近日多了市民来处理亲人后事。
北京的殡仪馆,近日多了市民来处理亲人后事。

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星期二(20日)在中国国务院记者会上回答提问时指出,当局只会将冠病检测阳性、死于呼吸衰竭的人算作染疫死亡人数;因其他基础病或心脏病发作等导致死亡的人数,即使他们死前感染冠病,也不会被归类为冠病死亡病例。

路透社引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病理学助理教授马泽尔认为,这样的定义会漏掉「很多病例」,尤其是接种疫苗的人,因为他们死于肺炎的可能性较小。

马泽尔形容,这是冠病疫情暴发初期的一种思维,认为只有冠病肺炎才会致命。他说,这种思维不合理,因为如今医学界已证实冠病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有些甚至会致命。

亚太临床微生物学与传染病学学会会长淡马亚(Paul Tambyah)教授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中国一直以来都采用较为保守的计算方法。他认为,新定义不会改变中国对死亡病例的计算,而此举「应该完全不影响疫情」。

实际上,各国对判断冠病死亡病例的定义有所差异。彭博社报道,在美国,任何人因感染冠病死去,无论是因肺炎或病毒引发的并发症,都被列为冠病死亡病例;在英国和新西兰,任何人在冠病检测呈阳后28天内死去,都算作冠病死亡病例。

淡马亚指出,中国计算死亡病例的方式其实与世界许多国家相似,包括新加坡。

他说,这些国家都对世卫的「冠病所致死亡」定义采取了更为保守的诠释。根据世卫指南,这被定为「冠病疑似或确诊病例因临床上相符合的病情导致的死亡」。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