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沙咀唐楼群疫后3年变「楼梯铺」死场 一条街300米十室九空

2022-12-11 07:00

楼梯铺是本港独有文化,由战后唐楼地下梯间斜角被「用到尽」,因而衍生超迷你店铺,当中尖沙咀加连威老道及金马伦道唐楼群最为密集,自由行高峰期几乎五步一间楼梯铺,主打游客生意,本网记者疫后3年再游旧地,发现2街十多间楼梯铺,只剩2间民生小店仍然运作,其馀已变成吉铺或广告版,地产界人士表明楼梯铺高峰期已过,即使中港明年真的通关,最乐观只能回复5成租赁率,二三线街道楼梯铺因租金平做民生生意,反可绝处逢生。

相关报道:楼梯铺|旧时代产物 涉违法被逐步取缔 标记麻雀获通知今月底收铺

加连威老道一带吉铺涌现。(莫家文摄)
加连威老道一带吉铺涌现。(莫家文摄)
昔日加士威老道一带药房林立,连自由行扫货热点龙城大药房亦要贴出告示指药房只此一间,免其他药房仿名抢生意。(莫家文摄)
昔日加士威老道一带药房林立,连自由行扫货热点龙城大药房亦要贴出告示指药房只此一间,免其他药房仿名抢生意。(莫家文摄)
加士威老道疫后吉铺涌现,闸上贴满Blackpink演唱会的海报。(莫家文摄)
加士威老道疫后吉铺涌现,闸上贴满Blackpink演唱会的海报。(莫家文摄)
加连威老道疫后吉铺涌现,与昔日相比差天共地。(莫家文摄)
加连威老道疫后吉铺涌现,与昔日相比差天共地。(莫家文摄)
加连威老道唐楼群林立,衍生大量楼梯铺。(莫家文摄)
加连威老道唐楼群林立,衍生大量楼梯铺。(莫家文摄)
加连威老道唐楼群林立,衍生大量楼梯铺。(莫家文摄)
加连威老道唐楼群林立,衍生大量楼梯铺。(莫家文摄)
加连威老道昔日是游客到访胜地。(莫家文摄)
加连威老道昔日是游客到访胜地。(莫家文摄)
加连威老道唐楼群林立,衍生大量楼梯铺。
加连威老道唐楼群林立,衍生大量楼梯铺。
中港封关令游客访港人数急降,加连威老道由游客区逐渐转型成本地消费区,更有两餸饭店的出现。(莫家文摄)
中港封关令游客访港人数急降,加连威老道由游客区逐渐转型成本地消费区,更有两餸饭店的出现。(莫家文摄)


「呢度以前好旺,成街都系找换店,不过疫情一嚟就打冧晒,你几时想像过加连威老道会出现两餸饭店?」位于尖沙咀加连威老道的街头,以往是自由行旅客扫货胜地,龙城大药房等药房门口,昔日经常出现拖箧客忙着翻箱倒笼,腾出空位放入更多日用品,如今整条街道只有龙城大药房较为热闹,仍有巿民入内卖平货,反之周边商铺,早已拉闸贴出密密麻麻的blackpink演唱会海报,以及吉铺待租的告示,近月加连威老道更出现平民两餸饭店,今年内开张的越南餐厅,亦要顺应潮流推出越式两餸饭以维持人流及生意额。

尖沙咀弥敦道一带亦有大量待租吉铺涌现。(莫家文摄)
尖沙咀弥敦道一带亦有大量待租吉铺涌现。(莫家文摄)
部分弥敦道吉铺获散货场承租。(莫家文摄)
部分弥敦道吉铺获散货场承租。(莫家文摄)


因应旅客兑换货币的需要,加连威老道唐楼群林立,面积仅30至40多尺的楼梯铺刚好符合找换店需要,全盛期10多间进驻,几乎与便利店一样「梗有一间喺左近。」然而疫情令中港封关,加上外国旅客不再来港,找换店生意急速转冷,本网记者巡视加连威老道一带,发现至少11间楼梯铺,只仅2间民生小店仍然运作,一间主要经营水电工程及配匙服务,另一间由水电工程转营为卖发夹、玩具、环保袋、颈巾等平价日用品的小店,门外仍有挂架出售香港旅游明信片,但价钱已由每张数元割价至1元出售,仍然乏人问津。其馀已经空出的铺位,部分保留找换店格局,已熄灯拉闸贴出租铺告示,亦有吉铺拉上围板,成为楼上商店广告板,找换店几近绝迹,甚至有楼梯铺变回更亭,供保安当值。而金马伦道一带商厦与唐楼夹杂,只有2间楼梯铺可供租出,亦早已人去楼空,只剩下空铺,斯人独憔悴。

加连威老道一带至少有11间楼梯铺,当中逾八成已沦为吉铺。(莫家文摄)
加连威老道一带至少有11间楼梯铺,当中逾八成已沦为吉铺。(莫家文摄)
加连威老道一带至少有11间楼梯铺,当中八成已沦为吉铺。(莫家文摄)
加连威老道一带至少有11间楼梯铺,当中八成已沦为吉铺。(莫家文摄)
有楼梯铺改装成更亭,供保安使用。(莫家文摄)
有楼梯铺改装成更亭,供保安使用。(莫家文摄)
空出楼梯铺长期拉闸,沦为其他服装店的挂衫架。(莫家文摄)
空出楼梯铺长期拉闸,沦为其他服装店的挂衫架。(莫家文摄)
加连威老道一带至少有11间楼梯铺,当中八成已沦为吉铺。(莫家文摄)
加连威老道一带至少有11间楼梯铺,当中八成已沦为吉铺。(莫家文摄)
部分空出的楼梯铺仍遗留找换店痕迹,惟早已拉闸熄灯,并贴有待租告示。(莫家文摄)
部分空出的楼梯铺仍遗留找换店痕迹,惟早已拉闸熄灯,并贴有待租告示。(莫家文摄)
有楼梯铺围封木板,成为楼上商店的广告牌。(莫家文摄)
有楼梯铺围封木板,成为楼上商店的广告牌。(莫家文摄)
有楼梯铺围封木板,成为楼上商店的广告牌。(莫家文摄)
有楼梯铺围封木板,成为楼上商店的广告牌。(莫家文摄)
金马伦道两间楼梯铺亦不再有人承租。(莫家文摄)
金马伦道两间楼梯铺亦不再有人承租。(莫家文摄)
金马伦道两间楼梯铺亦不再有人承租。(莫家文摄)
金马伦道两间楼梯铺亦不再有人承租。(莫家文摄)

至于其他街道,如么地道、加拿芬道或弥敦道有大量吉铺涌现,部分店铺已被卖口罩商店或散货场租入,相对加连威老道而言,楼梯铺与街铺同时空置的情况,相对没有如此惨烈。

多宝地产董事总经理陈志宝表示,楼梯铺早年的出现,主要是低于6层高的香港战后唐楼兴建后,由地下通往一楼的地下梯间,出现面积低于50尺的梯底斜角空间,有业主或法团霸占该公共空间出租,形成楼梯铺出现,早年主要经营水电工程、渠务、打匙或地产的小店,其后因自由行畅旺而出现楼梯铺找换店,租金更是节节上升,最夸张例子是西洋菜南街4号一个约40尺的楼梯铺,月租高达2万多元,甚至有连锁找换店高峰期开设33间找换店,当中5至6间分店为楼梯铺位,但疫后急剧缩减规模至4成分店仍然运作,「游客死晒,楼梯铺全部执晒。」

加连威老道只剩下民生小店仍然经营,有小店割价每张1元求售香港旅游明信片。(莫家文摄)
加连威老道只剩下民生小店仍然经营,有小店割价每张1元求售香港旅游明信片。(莫家文摄)
加老威老道只剩两间楼梯铺仍然运作,主要售卖日用品及水电工程服务。(莫家文摄)
加老威老道只剩两间楼梯铺仍然运作,主要售卖日用品及水电工程服务。(莫家文摄)
加老威老道只剩两间楼梯铺仍然运作,主要售卖日用品及水电工程服务。(莫家文摄)
加老威老道只剩两间楼梯铺仍然运作,主要售卖日用品及水电工程服务。(莫家文摄)

他估计内地通关后,即使重现游客生意,最乐观只有一半楼梯铺获租入,盛况不再,反而一直在二三线街道经营的楼梯铺,主打民生生意,因租金较便宜,尚可绝处逢生。「内地明年真系通关,游客应该会出返嚟,但肯定唔会去返以前,相比(以前)100%租用率,租得返50%已经系好乐观。」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