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高层深夜千字文再回应「匪夷所思」论 指外界称收视调查不可信是「以讹传讹」

2022-11-03 22:42

电视广播 (TVB,511)早前在LinkedIn发表帖文,质疑营销人员(Marketer)落广告并非依收视点成本(CPRP)作决定是「匪夷所思 」,引起市场热议。TVB继周一简单回应后,今晚再发千字文第二度回应,以《为何投放电视广告要重视 CPRP》为题,更署名指明是由TVB总经理(商业营运) 萧世和发出,指市场上对于收视调查与及相关数据出现不少误解,甚至以讹传讹,导致出现收视点不可信,计算收视点成本无用的说法。

萧世和指,帖文核心思想是投放广告不宜漠视CPRP,指CPRP 的数据来源,采自由独立第三者进行的收视调查。多年来,商业免费电视台和广告业界一直以合资方式,聘请独立调查公司进行这项收费调查,并且一直维持至今,是电视台和广告业者会抽取相关数字作为制作节目或投放广告的重要参考。

他指,CPRP就是以投放广告的费用除以收视点,藉以计算效益,也是计量广告回报的最科学化数据之一。 然而,随著媒体平台增多,计算效益出现差异化,市场上对于收视调查与及相关数据出现不少误解,甚至以讹传讹,导致出现「收视点不可信,计算收视点成本无用」的说法,但这些说法部份未经查证或只是「想当然」,例如误会了收视调查的方法是电视台说了算,又或者有夸大的成份。

他表示,收视调查是国际普遍做法,进行调整的均是国际性公司,各国间的做法相似,有其严谨的标准。流传中很多收视点不可信的理由,其理据都未必经过查证事实。 帖文提出要重视 CPRP,用意之一是肯定这个工具的可信性和科学性。而在近日的讨论中, 不少学者都重申和肯定了收视和 CPRP 的参考作用。

对于有论者指出,投放广告除了CPRP外,亦会考虑以年龄划分的目标对象, 又或者社交媒体的渗透等。萧世和指,对此并无异议,但指收视调查不单提供观众总人数,同时还会按年龄层划分电视观众,广告客户可按细分的目标计算成本,例如年龄层16至25岁目标观众群的CPRP。广告公司在投放广告后,一般会以目标观众群 (Target Audience Rating Point TARP) 撰写报告,其基础也是源自收视报告。

因此,他认为收视报告和作为业界收费基础的重要性,其公信力必须维护。 至于近年社交媒体和手机兴起,有指透过这些平台取得的电视节目广告效益亦应计算在内。他指如果能够把这些延伸的效益计算在内,对电视作为推广媒介绝对是好事,但至今本地和国际间仍未能创立出一套像收视调查的通用科学计量工具去计算其效益。因此,TVB 和业界各持份者正努力推动核算电视在社交媒体观赏的通用调查方法,令业界能有科学化的效益计算指标,希望日后能补足这方面的空白。

萧世和指,电视作为大众化媒体,相信目前仍是非常普及和有效的推广渠道,在面对不同媒体的 竞争下,电视业必须更加重视科学化的数据,并且不断作出优化,同时让外界接受和了解, 以迎接数字化的新世代,并以此和各持份者和有心人共勉。

对于帖文以「匪 夷所思」作为探讨题材,被指有欠尊重。他指,市场及营业部谨澄清,帖文实无意攻击任何人。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