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息|联储局议息在即 盘点历次加息周期港股表现

2022-09-20 00:00

美国联储局当地时间周三议息,而今年已连续4次会议后加息,散户最关注的莫过于加息后股票市场的走势。究竟息口上落对股市有何影响?以下将盘点过往加息后港股的走向。

年内美联储已连续三次会议加息,分别是3月17日加息25基点、5月5日加息50基点、6月16日加息75基点。
年内美联储已连续三次会议加息,分别是3月17日加息25基点、5月5日加息50基点、6月16日加息75基点。
回顾今年3次加息后港股走势,3月恒指累跌716点或3.15%;而5月恒指累升325点或1.54%;6月恒指亦累升444点,升幅近2.1%。
回顾今年3次加息后港股走势,3月恒指累跌716点或3.15%;而5月恒指累升325点或1.54%;6月恒指亦累升444点,升幅近2.1%。
事实上,回顾美国对上两次加息的周期,分别是2004至2006年,以及2016至2018年。2004至2006年之间,联邦基金利率共加了4%;同期恒生指数上升50%。
事实上,回顾美国对上两次加息的周期,分别是2004至2006年,以及2016至2018年。2004至2006年之间,联邦基金利率共加了4%;同期恒生指数上升50%。
而在另一个加息周期,港股亦经历了2017年的「大牛市」,恒生指数全年飙7918点,为时隔十年之后再破3万点,全年涨幅逾30%,升幅冠绝亚太区,更跑赢美股欧股,成为全球表现最好的主要指数。
而在另一个加息周期,港股亦经历了2017年的「大牛市」,恒生指数全年飙7918点,为时隔十年之后再破3万点,全年涨幅逾30%,升幅冠绝亚太区,更跑赢美股欧股,成为全球表现最好的主要指数。
事实上,美联储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相当于提高了美元资产的收益率,一般会吸引全球资本流入美国,为港股带来下行压力。
事实上,美联储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相当于提高了美元资产的收益率,一般会吸引全球资本流入美国,为港股带来下行压力。
在联系汇率制度下,香港一般会跟随美联储加息步伐上调基本利率,以对冲港元贬值资金外流。
在联系汇率制度下,香港一般会跟随美联储加息步伐上调基本利率,以对冲港元贬值资金外流。
有分析预期美中息差扩大的情况下人民币仍会受压,拖累股市易跌难升的局面。
有分析预期美中息差扩大的情况下人民币仍会受压,拖累股市易跌难升的局面。
今年6月,花旗银行研究部中国股票策略师刘显达(左)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在美国多次加息后,股市已大致反映加息周期带来的风险,下半年毋须太悲观。
今年6月,花旗银行研究部中国股票策略师刘显达(左)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在美国多次加息后,股市已大致反映加息周期带来的风险,下半年毋须太悲观。

历次美国加息周期 港股升多跌少

年内联储局已连续四次会议加息,分别是3月17日加息25基点、5月5日加息50基点、6月16日加息75基点、以及7月28日加息75基点。回顾今年3次加息后港股走势,3月恒指累跌716点或3.15%;而5月恒指累升325点或1.54%;6月恒指亦累升444点,升幅近2.1%;7月恒指则大泻1703点或7.8%。

回顾美国对上两次加息的周期,分别是2004至2006年,以及2016至2018年。2004至2006年之间,联邦基金利率共加了4%,同期恒生指数上升50%。而在另一个加息周期,港股亦经历了2017年的「大牛市」,恒生指数全年飙7918点,为时隔十年后再冲破3万点,全年涨幅逾30%,升幅冠绝亚太区,更跑赢欧美股市,成为全球表现最好的主要指数。

息口上落对股市有何影响?

事实上,联储局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相当于提高了美元资产的收益率,一般会吸引环球资本流入美国,为港股带来下行压力。

另一方面,联储局加息往往支持强美元,虽然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与美元挂鈎,而港股市场内中资股的占比愈来愈高,其收入及利润均来自内地,故港元息口上落对中资股的股价影响不大,反观人民币走势的影响更大。

同时,在联系汇率制度下,香港一般会跟随美联储加息步伐上调基本利率,以对冲港元贬值资金外流。

分析预期美中息差扩大致人民币受压 股市恐易跌难升

耀才证券研究部团队分析指,市场等待联储局当地周三议息后释放的讯号,目前加息0.75厘的机会率仍然达100%,亦有20%机会率直接加息1厘,英伦银行周四亦会议息,关注各国对通胀的看法。港股方面,预期美中息差扩大的情况下人民币仍会受压,拖累股市易跌难升的局面。

中泰国际则预计,整体上港股短期的弹性仍然受制于海外央行的紧缩政策,而美股的波动同时亦为港股带来负面风险,但预计港股在美联储加息落地后会有更好的反弹。

今年6月,花旗银行研究部中国股票策略师刘显达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在美国多次加息后,股市已大致反映加息周期带来的风险,下半年毋须太悲观。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