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论尊|ADHD拜拜 摔出个明天

2022-09-16 11:30

何仁杰教练用心教导江卓峯。 本报记者摄
何仁杰教练用心教导江卓峯。 本报记者摄

江卓峯练摔跤,使出拗腰动作。 本报记者摄
江卓峯练摔跤,使出拗腰动作。 本报记者摄
挥跤训练会使用假人练习。 本报记者摄
挥跤训练会使用假人练习。 本报记者摄
挥跤学员训练。本报记者摄
挥跤学员训练。本报记者摄
中国式摔跤。 本报记者摄
中国式摔跤。 本报记者摄
江太与两位儿子。 本报记者摄
江太与两位儿子。 本报记者摄

 

当上天关了你一道门时,也必为你开一扇窗;这情况在小摔跤学员江卓峯身上绝对体现到。这位十一岁男孩有过度活跃症,机缘巧合下接触摔跤两年大为改善,甚至希望长大后代表香港出赛,江妈妈也对儿子志向大表支持,希望他可以成为「摔跤界曹星如」。

卓峯活跃但专注力不足,学习游泳、泰拳及跆拳道都是三分钟热度,机缘巧合接触摔跤,一试爱上。江爸爸恳切要求香港摔跤总会主席兼教练何仁杰,何Sir便收他为徒。卓峯说:「我喜欢把对手用不同方法摔下的感觉,但要成事必须有好的基本功,我会努力训练,扭伤跌瘀只是小事。」

江妈妈曾心疼卓峯瘀伤,著他不要再练,但卓峰反过来安慰她,令她体会到儿子成长:「从前他欠缺耐性和意志,练过摔跤后明显改善。他说希望长大后代表香港出赛,虽说要自资出外和需要假期,但我们能力范围下都会支持他。摔跤在香港相对冷门,但香港也曾出了一个拳击界的曹星如呢!」

卓峯进步和发展,何仁杰和团队居功不小,何Sir坦言:「带小朋友比带成人费劲得多,我最初也抗拒,不断跟江爸爸说你带他走吧!但说著说著他已学艺两年,与师兄弟建立感情。」没拒绝卓峯,何Sir说是因为看到他进步和建立自信因而感到安慰,胜过一切金钱和物质回报。

过度活跃症的小孩某程度上颇聪明,何仁杰说训练他时要斗智斗力:「他能举一反三,总有方法拒绝指令,所以要把训练分成不同细节,循循善诱。」新冠肺炎疫情下,卓峯未有机会比赛,但只要时机一到,何Sir也会尝试安排小伙子初试啼声。

 

摔跤分类

女子摔跤
瑞士在一九八九年举办首届世界女子摔跤锦标赛,直到二○○四年雅典奥运才被列为正式项目。女子摔跤只有自由式,规则和男子自由式摔跤一样。

中国式摔跤
古代称为角力、角抵、相扑、争跤,摔跤者穿特制短上衣(褡裢),系腰带、穿长裤,三点著地(两脚加一手或一膝)为失败,三跤两胜,没有时间限制。

国际式摔跤
自由式摔跤和古典式摔跤都被称为国际式摔跤,区别是前者可以采取腰部以下的动作,即可以用腿攻击,古典式摔跤只许用手臂和上身攻击,或搂抱对方上半身。

记者:梁柏琛、吴家祺


立即下载 | 全新《星岛头条》APP : 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