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逼港|5年前今日挂10号风球 「天鸽」趋澳门似「马鞍」预测路径

2022-08-23 15:59

5年前今日正正是超强台风「天鸽」吹袭,令香港天文台需要发出10号飓风信号。资料图片
5年前今日正正是超强台风「天鸽」吹袭,令香港天文台需要发出10号飓风信号。资料图片

强烈热带风暴「马鞍」逐渐靠近广东沿岸,坊间对「挂风球」的讨论热烈。恰巧的是5年前今日正正是超强台风「天鸽」吹袭,令香港天文台需要发出十号飓风信号,是自2012年强台风「韦森特」袭港以来再一次发出最高级别的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热带低气压「天鸽」于当年8月20日晚上在北太平洋西部上形成,大致向偏西方向移动,横过吕宋海峡,8月22日进入南海东北部,并增强为台风及采取西北偏西路径移向广东沿岸。8月23日天鸽趋向珠江口一带及进一步增强,早上在香港以南海域发展成为超强台风,达到其最高强度,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估计为每小时185公里。正午过后「天鸽」在澳门及珠海附近沿岸登陆,移入广东西部及逐渐减弱。

天鸽的路径图。天文台图片
天鸽的路径图。天文台图片

「马鞍」今日会横过吕宋北部至吕宋海峡一带,随后进入南海东北部,并采取西北方向移动,逐渐靠近广东沿岸,有可能在香港、澳门附近登陆。若比较「马鞍」的预测路径及预测登陆地点,确实跟「天鸽」有几分相似,不过论强度则差得远。「天鸽」的巅峰曾经达到时速185公里,但「马鞍」现时只有时速90公里,预测上望也只是时速105公里。

马鞍会在今日日间横过吕宋北部至吕宋海峡一带,随后进入南海东北部,并采取西北方向移动,逐渐靠近广东沿岸。天文台
马鞍会在今日日间横过吕宋北部至吕宋海峡一带,随后进入南海东北部,并采取西北方向移动,逐渐靠近广东沿岸。天文台
马鞍会在今日日间横过吕宋北部至吕宋海峡一带,随后进入南海东北部,并采取西北方向移动,逐渐靠近广东沿岸。
马鞍会在今日日间横过吕宋北部至吕宋海峡一带,随后进入南海东北部,并采取西北方向移动,逐渐靠近广东沿岸。

香港天文台在当年8月22日早上发出1号戒备信号。随著「天鸽」移近广东沿岸,天文台发出3号强风信号。翌日凌晨本港风势逐渐增强,天文台在上午发出8号东北烈风或暴风信号。由于预料「天鸽」将会正面吹袭珠江口,天文台在发出9号烈风或暴风风力增强信号,当时「天鸽」已移至香港天文台之东南偏南约100公里。早上香港风力进一步增强,天文台发出10号飓风信号,当时「天鸽」位于天文台以南约70公里。本港风力普遍达到烈风至暴风程度,南部地区及高地则持续受到飓风吹袭。「天鸽」最接近香港,位于香港天文台之西南偏南只有约60公里。天鸽在香港西面登陆,本港风向由东北逐渐转为东南,风力开始减弱,天文台在下午改发8号东南烈风或暴风信号。随著「天鸽」减弱及远离,天文台分别改发3号信号及1号信号。天文台在晚上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天鸽」所带来的风暴潮令本港水位普遍升高1至2米左右,适逢天文大潮及涨潮(维港内鰂鱼涌当日早上的最高天文潮约为2.4米),叠加效应导致本港多处低洼地区被海水淹浸。鰂鱼涌的潮位最高升至3.57米,是自1954年有记录以来的第二高,仅次于1962年超强台风温黛袭港期间录得的最高潮位纪录3.96米。尖鼻咀录得自1974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潮位4.56米。8月23日天鸽吹袭香港期间,横澜岛、长洲、大美督及北角录得的最高每小时平均风速分别为130、124、94及85公里,最高阵风则分别为每小时193、171、140及137公里。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