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杂志|鼠疫坟场遗址被拒评级 保育界蒐新证求翻案

2022-07-27 07:37

有建筑师近年再发现两块新碑石,从其独特格式,推测属于鼠疫坟场。
有建筑师近年再发现两块新碑石,从其独特格式,推测属于鼠疫坟场。

纳入公营房屋计画的西环摩星岭公民村遗址,数年前掀起保育争议,有保育团体指,上址是上世纪鼠疫中死难者的坟场,但古物古迹办事处以坟场及碑石不属评级范围,拒绝评级,相关制度被批评只着重评估建筑物,缺乏全面性。近年,保育人士找到新证据,再发现新碑石,进一步显示碑石与鼠疫坟场的关连,希望能够翻案,强调该场疫症触发全球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并促使港英政府改变对华人管治,符合当局评估保育的六项原则,加上本港正受疫情侵袭,保育百年前的鼠疫坟场遗址,可给后世留下鉴古知今的「抗疫」课题。

被指是鼠疫坟场遗址的公民村,又称摩星岭平房区,建于一九五二年,位于西宁街及域多利道交界山坡,○二年拆卸后荒废。本身是建筑师的香港探古创办人黄洪铨,一七年在公民村遗址发现一批刻有编号的碑石。他翻查文献,发现一八九四年本港爆发鼠疫,由五月至九月有二千五百多人丧命。当时港英政府在加惠民道的疫症医院旁(即公民村遗址)设临时坟场,安葬鼠疫死者,他怀疑相关碑石极有可能是鼠疫坟场遗下的遗物。

现址发展公营房屋 年底平整

  事件引起关注,一八年有人去信古物谘询委员会,要求保护鼠疫坟场的碑石,但当时古迹办以评级机制集中评审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包括坟场及碑石而不作评级。时任古谘会委员陈捷贵忆述,当时议案被轻轻带过,会议亦甚少讨论建筑物以外的古迹文物。两年后,区议会再提议案,古迹办重申不作评级,而土木工程拓展署亦引述顾问公司评估,指未能确立碑石与鼠疫坟场的直接关联。

  相关遗址已纳入「坚尼地城加惠民道和前摩星岭平房区公营房屋计画」,最快在年底平整,预计二八年落成。中西区区议员彭家浩担心,施工后碑石被毁,近期再向古迹办提问,再度被以「现有资料不能显示有关碑石与鼠疫坟场有直接关联」拒作评级,直言感到失望。

  失望的还有最初发现墓碑的黄洪铨,过去一年多,他再在公民村遗址找到三块碑石,当中两个是无名氏碑石,另一个属梁姓男死者。他指,至今发现十多块相关碑石,鼠疫死者的碑石与附近公众坟场死者的碑石明显不同,有名有姓,更清楚标明去世年份,并有独立编号。

公民村建于一九五二年,现已清拆。
公民村建于一九五二年,现已清拆。

碑石具姓名年份编号

  黄以其中两块编号「一八一九」及「一八九一」的碑石为例,上刻「光绪廿四年」及「又三月刀五」、「又三月刀七」字句,经考证「光绪廿四年」为一八九八年,「又三月」代表当年的闰三月,即西历四月,「刀五」及「刀七」代表初五及初七,属死者去世日期。至于「一八一九」及「一八九一」应是下葬编号,显示两日内约有七十人死亡,当年报纸亦报道,该周有一百一十四人病逝,若加上在街上或海面发现的尸体,平均每日约有二十人死亡。

  此外,黄提到,当年鼠疫一发不可收拾,为尽快处理大量尸体,港英政府在疫症医院旁边设立临时坟场,安葬因鼠疫而死的市民,并于一八九七年正式划出「鼠疫坟场」用地。他说,为免尸体成为病毒温牀,当年必须将尸体埋葬在七尺泥土以下,而政府会在碑上刻写死亡年份、姓名、性别及序号,由于当时中国人重视殡葬礼仪,在入殓满七年后,亲人会「执骨」带死者骨殖回乡作二次安葬,为怕后人「执骨」,故不会在碑石上刻上籍贯。他补充,近年发现的两个无名氏碑石,可能是当时被弃尸街头的鼠疫死者,但因急于下葬,立下无名碑。

触发全球鼠疫大流行

  建筑师林中伟在公民村长大,他指,儿时常在村内发现不同碑石,已知公民村前身是坟场,直至数年前出书记述该村轶事,找到一九二三年出版的政府地图,发现公民村原址被标记为「plague cemeteries」,才知是鼠疫坟场遗址。对于上址碑石未获历史评级,他直言可惜,批评古迹办只就建筑物评级,坟场及碑石因非建筑物,其历史价值也被忽视。

  现时古迹办根据六项原则评估建筑物,包括历史价值、建筑价值、组合价值、社会价值和地区价值、保持原貌程度,以及罕有程度等。黄洪铨认为,当年爆发的鼠疫,在本港持续三十年,两万多人死亡,更触发全球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绝对称得上国际大事。他又指,鼠疫后港府加强公共衞生,改革医疗及定立《公共衞生及建筑条例》,是本港发展的重要一页,具社会和地区价值。虽然坟场旧貌不复,在建筑及保持原貌程度较为逊色,但碑石选用了本港的麻石,认为应宏观看其整体历史价值。

政府历史地标牌。
政府历史地标牌。

建议当局实地考察记录

  他续指,理解本港急需解决房屋问题,建议将碑石重置于西宁街巴士站旁的东华痘局牌坊空地,因痘局前身正是鼠疫医院,两者有极大关联,正如卜公花园是由被清拆的太平山街改建,上址亦留下铜牌记述鼠疫历史。他批评,古迹办漠视种种发现,希望当局能在平整工程前,重新审视资料,尤其本港正受新冠疫情影响,若能保留百年前的疫症坟场,更具意义。

  陈捷贵指,「鼠疫坟场」作为公众坟场,值得保育以丰富香港的历史根源。社交平台专页「维城触迹」成员翁先生,当年与黄一同到公民村旧址视察,认为鼠疫是本港开埠初期的重要事件,不作保育,等同香港历史缺了一页。另一历史研究团体「香港行迹」创办人何文杰和林晓欣,批评当局欠缺透明度,公众不知道专家的勘探结果,无法讨论下再提质疑,争论没完没了,建议政府作更完善的实地考察,记录所发现的碑石和文物,以作后续规划。

每日杂志 全文刊《星岛》

星岛新闻集团庆回归25周年专题网站,请即浏览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