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鸿燊天文观测站射电观测成果 首次刊于国际天文期刊

2022-07-08 16:13

皇仁旧生会何鸿燊天文观测站在2019年开幕。资料图片
皇仁旧生会何鸿燊天文观测站在2019年开幕。资料图片

皇仁旧生会今日(8日)表示,本港天文团队利用于皇仁旧生会何鸿燊天文观测站的射电天文望远镜在香港上空收集射电日偏蚀的数据,其研究成果首次刊登在国际天文期刊《罗马尼亚天文学术期刊》(2022年第32卷第1期)。

团队由香港天文学会理论天文组组长梁振声博士带领,在2020年6月21日在观测站收集射电数据,获国际同行认可,并成功开发数据处理方法。他们得出在日蚀食甚时的太阳射电流量密度减少55±5%,而同一日蚀的光学食甚太阳表面面积被遮盖了86.08%。

团队由香港天文学会理论天文组组长梁振声博士带领。
团队由香港天文学会理论天文组组长梁振声博士带领。
图中凹下部分代表射电望远镜在日偏蚀食甚时测到强度减到最低的时刻,可看到光学和射电日偏蚀食甚时强度减少的不同。
图中凹下部分代表射电望远镜在日偏蚀食甚时测到强度减到最低的时刻,可看到光学和射电日偏蚀食甚时强度减少的不同。

有关观测站位于港岛大潭。该台全港最大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可以接收天体发出而肉眼无法观测的无线电波,不受云雨影响,并可24小时运作。

今次是继皇仁书院天文学会校友团队去年在观测站拍摄的无线电天文图像于美国天文学会展示后,再有天文成果与国际社会分享。旧生会将继续与天文学会及业界紧密合作,培育年轻一代对天文学的兴趣。

星岛新闻集团庆回归25周年专题网站,请即浏览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