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核检乱象多民众验到焦虑症 河南零星确诊竟花数亿元强检

2022-06-13 08:50

常态核检乱象多。新华社图片
常态核检乱象多。新华社图片

「核酸保质期竟不如面包、豆腐。」内地不少城市加入常态化核酸检测「大军」,进入公共场所均须出示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然而,不少地方出现核酸检测频繁、检测点大排长龙、结果出具不及时等乱象,使一些民众患上了「核酸焦虑症」。河南全省每周只有零星几例感染,却耗费数亿元,高价采购数万座核酸检测亭,强制全民常态化进行检测。对此,国家衞健委强调,低风险地区、低风险人群以及长期居家人群,没有必要进行频繁的核酸检测。

内地不少城市落实常态化核酸检测,至今已有1个月,各地不断调整检测的频次、地点布局和人员安排等,以达便民利民。目前,北京、浙江杭州、江苏苏州、广东深圳、珠海等地均已将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从48小时延长至72小时。在个别城市,如江西抚州,非重点岗位、非特殊行业、非公共场所的普通人群等变为7天一检。

采样点供不应求排长龙

然而,不少民众早前反映,常态化核酸检测在具体落实时仍有纰漏。「起来第一件事,看看核酸在不在72小时内,周边哪有核酸点,开放时间是怎样的?或许和我一样,这是很多人的常态。」经济学家郎咸平说。6月1日起,上海全面解封,但出门上班、进入公众场合等,都需要72小时核酸阴性报告。上海民众告别居家和抢菜的焦虑后,新的核酸焦虑又出现了。

尽管上海设置了约18000个核酸采样点,但核酸采样点前几乎都是百米长龙。人群中要上班族为复工做准备;也有老年人要去医院看病。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里,有众多市民表示「排队中」。还有网友表示,「哪里核酸人少,来回骑车两小时内我可以接受」。

对于汹涌的检测需求,并非所有检测点都做好了准备。上海普陀区一个核酸采样点,6月1日晚因为核酸检测需求量超负荷,试管准备不够,通知民众不要再排队。一位居民对此不满,将周边路障扔到检测点,并掀翻了检测点桌子,造成采集员受伤,因此涉嫌寻衅滋事被行政处罚。

「核酸报告30小时无结果」

核酸结果时效性的不确定也是民众一大痛点。上海市民乐女士说,核酸报告出结果非常慢,超过24小时仍显示「检测中」属于常态,最长的一次超过30小时仍没有出结果,导致她只能每天都去做核酸。

发现问题后,上海采取了加密采样点位、增加采样工位、延长服务时间、优化流程等措施。澎湃新闻回访多个采样点位,发现排队情况有所改善。其中一个采样点实施十人一管,居民随到随做。现场工作人员透露,早上八点刚开放时,人流量比较大,大约半小时后,人流量就比较平稳,每人平均5到10分钟可以做完核酸采样。

国家衞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6月9日表示,没有发生疫情、也没有输入风险的情况下,查验核酸证明不应成为一种常态。不过,香港中文大学流行病学荣休教授唐金陵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我觉得在清零政策下,核酸常态化是必须的,因为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

立即下载 | 全新《星岛头条》APP : 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