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萤火虫发光|本港发现第三品种「发光菇」 雨伞状的骰小巧仅2mm

2022-06-03 19:53

暗蓝小菇(Mycena lazulina)。相片由Kinwa Yick提供(获授权使用)
暗蓝小菇(Mycena lazulina)。相片由Kinwa Yick提供(获授权使用)

菇都可以如萤火虫般发光,香港自2015年发现首种「发光菇」后,今年及去年再次发现两个新品种的「发光菇」,发现该新品种「发光菇」的邓铭泽博士是本港树木及真菌学的专家,他向本网表示,第二种及第三种均属于小菇,雨伞形状,其中在今年于大帽山发现的小菇很细小直径仅2mm。

本港树木及真菌学的专家邓铭泽博士。(相片由邓铭泽博士提供,获授权使用)
本港树木及真菌学的专家邓铭泽博士。(相片由邓铭泽博士提供,获授权使用)

本身为浸会大学国际学院 「树木管理」学科统筹主任的邓铭泽表示,全世界已知的发光菇类有108种,它们都是木材腐朽真菌,主要生长在老树根和枯木。发光菇类的发光机理有三种解释,科学界里仍未充分了解。该三种解释包括:

1. 绿色萤光吸引体型较小的昆虫,用以传播真菌孢子,真菌更加广泛散布于森林。
2. 吓退敌人,即是吓退一些体型稍大觅食中的昆虫。
3. 新陈代谢的偶然副产品。

第一种于2015年发现的「发光菇」是扇形的品种,属南比新假革耳(Neonothopanus nambi)。相片由David Kan提供(获授权使用)
第一种于2015年发现的「发光菇」是扇形的品种,属南比新假革耳(Neonothopanus nambi)。相片由David Kan提供(获授权使用)

本港发现的「发光菇」主要分布于大埔滘、西贡及大帽山,第一种于2015年发现的「发光菇」是扇形的品种,经邓博士以核酸检测确认是南比新假革耳(Neonothopanus nambi),这品种每年5月份出现。

第一种于2015年发现的「发光菇」是扇形的品种,属南比新假革耳(Neonothopanus nambi)。相片由叶朝霞提供(获授权使用)
第一种于2015年发现的「发光菇」是扇形的品种,属南比新假革耳(Neonothopanus nambi)。相片由叶朝霞提供(获授权使用)
第一种于2015年发现的「发光菇」是扇形的品种,属南比新假革耳(Neonothopanus nambi)。相片由叶朝霞提供(获授权使用)
第一种于2015年发现的「发光菇」是扇形的品种,属南比新假革耳(Neonothopanus nambi)。相片由叶朝霞提供(获授权使用)

最新发现的第二种及第三种品种均属于小菇,为雨伞形状,分别是洁小菇(Mycena pura) 和暗蓝小菇(Mycena lazulina)。洁小菇(Mycena pura)是去年(2021年)发现,暗蓝小菇(Mycena lazulina)是在今年(2022年)发现,至于生长月份目前尚待进一步研究。

邓铭泽表示,非常可惜的是洁小菇菌盖直径只有2至4cm,暗蓝小菇菌盖直径更加细小,只有2mm,这个增加摄影和研究的困难。

今年发现的暗蓝小菇(Mycena lazulina),直径只有2mm。相片由Kinwa Yick提供(获授权使用)
今年发现的暗蓝小菇(Mycena lazulina),直径只有2mm。相片由Kinwa Yick提供(获授权使用)
今年发现的暗蓝小菇(Mycena lazulina),直径只有2mm。相片由Kinwa Yick提供(获授权使用)
今年发现的暗蓝小菇(Mycena lazulina),直径只有2mm。相片由Kinwa Yick提供(获授权使用)

他指出,香港位处亚热带地方,理论上应该有不少品种的发光菇,他因此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香港没有雨伞形小菇(Mycena)的发光菇,因为全球超过一半都是伞形,实在没可能缺乏这些伞形品种,结果终于在去年及今年发现这种品种。他提醒市民发光菇怀疑有毒,市民若遇见不要采摘进食。

去年发现的洁小菇(Mycena pura)。相片由邓铭泽博士提供(获授权使用)
去年发现的洁小菇(Mycena pura)。相片由邓铭泽博士提供(获授权使用)

他又表示,今年考察觉得整体发光菇数量减少,实际原因很难推测,科学上需要证据证明,不能凭空推测。他认为,这或者代表森林里的老树根以及枯木数量和质量改变,例如枯树头已被其他木材腐朽真菌彻底腐化,以往看到的枯树已经倒冧,这是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是森林物质循环的其中一个过程。另外的原因是地球暖化,炎热天气加速木材的腐烂,以至适合发光菇生长的木材消失了,所以才渐渐难见到它们。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