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洞北福利服务综合大楼明年中开幕 提供约1750个长者宿位

2022-05-29 12:16

网志图片
网志图片

发展局局长黄伟纶发表新一篇网志,介绍建筑署如何就古洞北福利服务综合大楼的建造、设计及提供服务方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大楼预料明年年中开幕,提供约1750个长者宿位。

黄伟纶指,兴建古洞北福利服务综合大楼是政府推展古洞北新发展区的其中一个先导项目,为长者、残疾人士及智障人士提供院舍住宿照顾服务,亦会用作安置现时居于石仔岭花园安老院舍而受古洞北新发展区规划影响的合资格长者。综合大楼建于古洞北新发展区第29区用地上,楼高8层,总建筑楼面面积约44000平方米。大楼现时已建至天台,预计明年年中开幕。

网志图片
网志图片
图示古洞北福利服务综合大楼建成后的构想图。网志图片
图示古洞北福利服务综合大楼建成后的构想图。网志图片

综合大楼的地下将用作展能中心暨严重弱智人士宿舍及严重残疾人士护理院;一楼和二楼设有长者日间护理单位;一楼至七楼可提供约1 750个长者宿位。这些设施由不同非政府机构或服务经营者营运和管理。大楼亦提供其他附属设施,包括户外绿化空间、屋顶花园、上落停车位等。团队以「智慧之树」为主题,为不同楼层设计不同的果实图案,象徵长者累积丰硕的成果。建筑师以7种水果图案作为不同楼层的主题,配以7种柔和色彩,加上家具、摆设等,务求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

大楼的室内设计以「智慧之树」为主题。网志图片
大楼的室内设计以「智慧之树」为主题。网志图片
不同楼层设计不同的果实图案。网志图片
不同楼层设计不同的果实图案。网志图片

由于安老院舍位于高速公路旁,为减低居住区域的噪音及加入最大的绿化面积,团队设计大楼呈H型,即分为东西两翼,以中央枢纽连接。外墙配以「建筑鳍片」,有效阻隔交通噪音,而其他位置则以绿化元素覆盖,令南北两侧设有两大景观区域。团队亦善用大楼外的自然景观,令阳光和自然风引入室内。

图示大楼部分大堂的构想图。网志图片
图示大楼部分大堂的构想图。网志图片
大楼外墙配以「建筑鳍片」,有效阻隔交通噪音。网志图片
大楼外墙配以「建筑鳍片」,有效阻隔交通噪音。网志图片

建筑署二级监工(屋宇)廖咏欣表示,综合大楼以「组装合成」建筑法(MiC)兴建,由超过1 700个MiC组件组成,透过「先装后嵌」的概念,把建筑工序转移至厂房预制,然后一并运往工地装嵌,像「砌积木」般叠起,有效提升生产力、工地安全、控制质量及缩短施工时间。团队也运用「机电装备合成」建筑法(MiMEP),在走廊加装机电线槽以作配合。团队亦利用电能发电机来推动四部重型天秤,吊运及安装MiC组件,减少使用柴油发电机所产生的空气和噪音污染。

建筑署二级监工(屋宇)廖咏欣。网志图片
建筑署二级监工(屋宇)廖咏欣。网志图片

黄伟纶续指,为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知道建筑署和社会福利署致力引入智慧安老院舍设备,例如为大楼配备稳定、安全和可扩展的数码技术基础设施,以配合未来的智能家居系统,期望创新科技设施的应用,令长者的居住环境更安全、方便和舒适,入住者的亲友更安心,并可减轻安老院舍员工的负担。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