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颁杰出员工奖 伊院急症室主管何晓辉亲述疫下落泪

2022-05-11 08:51

何晓辉亲述疫下落泪。
何晓辉亲述疫下落泪。

第五波疫情令前綫医护心力交瘁,今年三月初,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沦为「灾场」,在伊院服务三十六年的急症室顾问医生何晓辉,早前在员工大会上伤感抽泣,成为镁光灯下的焦点。何晓辉昨获医管局颁发本年度杰出员工奖,他接受访问时坦言,落泪是心痛并肩作战的同事们工作辛苦,而人手不足,病人亦因为「挂一漏万」未能得到适切治疗,但他认为医护已经尽力。十月退休在即,何晓辉休息后,将重返伊院做临床工作。他寄语应对疫情,应以预防为重,凡事做足准备,令前綫医护可尽全力抢救生命。记者陈展棋

今年初,第五波疫情来势凶猛,高峰期有约二千名病人于各公立医院急症室等候,不少安老院送抵的确诊长者需在露天等候接受治疗。年届六十、原本四月底退休,当时处于退休前休假的何晓辉于三月奉召回到伊院协助抗疫,并参与该院转为定点医院的统筹工作,延迟半年退休;而现在因为太太未退休,计画十月休息一两个月,再重返伊院做临床工作。

何晓辉八六年港大医科毕业后,加入伊利沙伯医院工作,九四年转到急症室工作,曾参与九六年嘉利大厦大火、九七年尖沙咀卡拉OK纵火案、同年大年初一花车巡游撞伤人群、九九年华航空难等伤者急救工作,又处理过○三年沙士,至今波新冠疫情,三十六载游走急症室见尽生死。

一个身经百战的急症室医生,面对第五波新冠疫情,眼见疫情告急,何晓辉作为沙场老手,早前在员工大会亦一度激动落泪,诉说「同事捱得好辛苦」,惹起全城关注。他日前受访时剖白当时心情,坦言当日的眼泪,不是源于压力,而是客观环境不足,「感触同事比较辛苦,病人因为好多原因得不到应有治疗。」

当时不停有患者送院,网上更流传病人与尸体「共存」的画面。被问到疫下是否有病人失救而死,何晓辉坦言:「太多病人,都有挂一漏万。」但他强调当时医疗系统亦不算是崩溃,「collapse即系我哋放弃,所有同事都心灰意冷唔返工,病人唔信任我地唔到医院。」但他说,前綫医护已经尽做,但当时不少医护都同样染疫,当局发指引要求员工若确诊后七日呈阴性即可上班,亦曾引起争议。他说,同事感到疲累沮丧,不过仍著力照顾病人,没有逃兵,「未见过有同事迟过第七日返工。」

内地专家抵港,建议本港设立定点医院,处理新冠病人,成为疫情解困的其中一个转捩点,而伊利沙伯医院成为全港最大「新冠医院」。由于需花费数日筹备转院工程,一度惹起社会质疑。何晓辉说,当时伊院大部分是新冠病人,亦有怀疑新冠病人以及非新冠病人,要分隔病房、准备同事装备的难度大增,如今回看,他认为是「值得的尝试」。

相比○三年沙士,何晓辉认为沙士较新冠病毒挑战性大,因为沙士初期,医护不清楚疫情的形势,很多医护不敢回家;如今检测及疫苗齐备,年轻人的死亡率亦不高。随著确诊数字回落,社会逐渐复常,何晓辉回看疫情,他认为应以预防为重,「最好嗰件事唔好发生」,事发后才应变,总会存在限制。

他又称,处理大型事件「现实唔会跟计画发生」,只可以「见一件事、处理一件事」。他说,不觉得任何人需要为疫情负上责任,相信汲取第五波经验,随著本港疫苗接种率提升,医疗系统的设施、人员、心态都有更好准备,能够应对好第六波疫情。

医管局昨日公布二○二二年度杰出员工及团队和优秀青年奖结果。今年有九位杰出员工、七队杰出团队和十三名优秀青年获奖,分别来自七个联网中的二十四间医院和办事处。

更多新冠疫情资讯请到以下专页浏览(按此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