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勇称如港人都打齐三针疫苗 12月可恢复正常生活

2022-04-01 15:40

袁国勇表示,如果每个符合条件的市民都打齐三针疫苗,12月应该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资料图片
袁国勇表示,如果每个符合条件的市民都打齐三针疫苗,12月应该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资料图片

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接受内地传媒《南方网》访问时说,袁国勇表示,未来出现新一波疫情的风险较高。他解释,因为人体血液里的中和抗体一般会在6到9个月后大幅下降,若彼时诞生新的变异病毒,或由境外输入个案导致社区隐性传播,极易引发新一轮疫情,也就是所谓的「后疫苗浪」。

袁国勇说,「但如果接种三剂疫苗,或者已经感染并痊愈,那就不需要太担心。」接种疫苗后,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会认得相关病毒,他日再接触到类似的病毒,则可产生免疫反应,攻击感染的细胞,以预防重症。他表示,由于T淋巴细胞认得病毒中变化不大的结构性蛋白,因此即使出现病毒变种,亦不会影响其保护率。「如果每个符合条件的市民都打齐三针疫苗,建立抗疫韧性,香港有可能在7月前后逐步开放,直至12月,应该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市民排队接种疫苗。
市民排队接种疫苗。

袁国勇表示,长者接种率太低,是「防疫出事最主要的问题」。他认为,香港错过了为长者接种的最佳时机,现在必须和时间赛跑,「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帮所有长者完成疫苗的全程接种,否则死亡率会继续上升。」袁国勇判断,如果香港市民的疫苗接种率超过95%,以及社区因感染Omicron病毒产生暂时性的群体免疫时,疫情就会大大舒缓。

袁国勇认为,香港全体,而不仅是港府至少要在三方面进行反思。从2020年开始到2021年中,香港都做得不错,曾经有接近8个月清零无病例出现过,但直到Omicron病毒的出现,其快速的传播力,令香港的快速多层追踪系统近乎失效,「防疫的大坝最终溃堤」。

袁国勇表示,未来出现新一波疫情的风险较高。资料图片
袁国勇表示,未来出现新一波疫情的风险较高。资料图片

他说,香港要齐心建立完善的快速多层追踪系统,这也是能否推行全民检测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内地,全民检测期间不仅需要对隔离和检疫场所进行闭环管理,还要配合大数据及健全的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并以高科技手段迅速追踪密切接触者。他提醒,港府落实全民检测前,需检视快速追踪、后勤配套、检测工作流程、隔离设施等是否准备就绪。

他又提到,港府执行防疫抗疫措施的速度,无法赶上病毒的扩散速度。他举例,今年1月12日,他就曾呼吁市民都戴两层口罩,或者贴合面部轮廓的口罩,但经过三四个星期后,衞生防护中心才更新佩戴口罩的建议。此外,疫苗通行证或院舍长者接种疫苗等措施,也执行得相对较慢。而且社会上流传的很多谣言令长者及其家属对疫苗产生误解。他希望,所有市民经历过这次疫情之后,都能够吸取一些教训,「一定要尊重科学的精神,更加要尊重真相,不要被网上错误的信息影响。」

袁国勇说,「我同(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中国工程院)锺南山院士都有很多交流以及合作」,内地与香港在传染病防治等公共衞生领域早已建立合作机制, 互补性极强。近年来,内地医疗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基础医学及硬件资源等方面投入巨大,有很多优势是香港所缺乏的,「比如多通量的基因组排序,针对新发性传染病的研究等领域,内地的实力已经超越香港。」

袁国勇认为,香港应该借鉴内地的抗疫经验,并与内地分享新的资讯。去11月30日,他所带领的团队,成功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Omicron毒株,这是亚洲首个研究团队成功分离和培养Omicron毒株。随后,他们立即将病毒株送给内地学者和药厂,用于病毒特性的研究,并研发新一代的灭活疫苗,袁国勇说「香港医学研究的出路必定是同内地合作,才可以再上一层楼。」。

 

更多新冠疫情资讯请到以下专页浏览:(按此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