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发局主席盼尽快通关 忧变孤岛失去金融中心地位

2022-03-26 16:22

金发局主席李律仁。资料图片
金发局主席李律仁。资料图片

金融发展局主席李律仁今日在电台节目表示,「香港绝不能被外界视为孤岛」,又提到香港是外向型经济,希望「加把劲,努力对外对内通关」。李律仁表示,第五波疫情暴露出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大都会,其实隐藏著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有很多需要照顾的社群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他认为,发展的成果必须是大家能够分享得到,而且有持续性,社会才会认同。

金融对香港社会的贡献,不单是经济利益,亦是帮助香港更趋国际化,更是一国两制重要的一环。他引述有学者提出:「香港如果没有国际化,还有什么?」的确,若然香港未能在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下,继续发挥作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香港就会失去独特性,亦是国家的一个损失。

李律仁强调,香港绝不能被外界视为孤岛,香港是外向型经济。较早前预算案,其中就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提出一系列措施,务求继续发挥在融资、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和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对国家发展的贡献。

李律仁乐见预算案采纳了金发局提出的一些建议,包括审视上市规则扩宽至先进技术企业的集资管道、就单一家族办公室管理的合资格投资管理实体提供税务宽免、继续发行绿色债券、丰富以数据为本的金融服务,以及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基金」等措施。

李律仁说,全球疫情加深对企业责任的要求,ESG(环境、社会和管治)概念在投资和融资领域亦逐渐成为主流。香港发行绿色债券,在亚洲已经处于领先地位,而且还有好多其他方面的机遇。数日前金发局一位董事就提出在大湾区仍有不少用煤发电厂,香港可以为其转化提供融资,包括将未来减低碳排放所得到的碳信用额,通过碳市场变现。

科技影响到金融本身,他甚少用到纸币硬币,更可以换个更薄的钱包,有时甚至携带一部手提电话便足够了。科技的大规模应用,驱使金融机构变得越来越数位化和精实化。行动支付、机器人理财、遥距KYC、智能客服、自动作业流程等已经是司空见惯。科技的应用方面,下一代走得比成年人快很多。他透露,10岁未满亲戚已有各种电子户口。疫情下上网课更加速习惯处于虚拟世界。最近亲戚就商量是否要学习进入元宇宙,甚至投资一块虚拟地皮,最后没有跟风炒卖,但确实感觉到科技正彻底改变生活。

李律仁说香港可以结合大湾区的科技力量,加上国际化和开放的环境,发挥金融中心的功能,必然会有一番作为。香港的关键在于联系国家和世界。最近金发局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七成以上的国际金融机构受访者均认为香港目前是他们进入中国内地的主要枢纽,而完善的监管和法律制度,以及基础设施的配套,都占尽优势。例如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理财通等各个市场的联通机制,突出了香港作为资金进出内地的重要角色,亦可见香港是国家内外循环、双循环的一个交汇点。

香港处理全球最大规模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政府在预算案提及推动离岸人民币产品发展,包括发行更多元化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债券,不单是为了做生意,更是帮助人民币有序地国际化的一步。李律仁认为,香港必须恪守本分,做好作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随着疫情过去是时候加把劲,努力对外对内通关。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