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专家张伯礼指香港应借鉴内地抗疫经验运用好中医药
2022-03-23 15:16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日前在香港中联办协助下出席香港中医药抗疫交流会,并对在香港疫情防控中发挥中医药作用提出了建议。张伯礼表示,香港应充分借鉴内地抗疫经验,运用好中医药,为香港抗疫开辟一条新路,推动中医药在香港疫情防控中发挥更大作用。
张伯礼介绍了Omicron特点、中医药救治经验及取得的成效、「预防—治疗—康复」全过程一体化救治模式以及针对老年有基础病的患者和体质虚弱者如何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的经验,介绍了天津抗疫「先证而治,截断病势」「重症肺炎兼顾基础病」的诊疗实践和对儿童患者「通治为主,对症为先」的治疗体会,并推荐了中医药治疗的基础处方。
另外,张伯礼接受人民日报访问时,说Omicron传染性强,隐匿性强,无症状感染者多,本阶段应早快准,全面摸排疫情风险底数,严格快速流调溯源;与此同时亚洲疫情的反弹将带给中国更大的外防输入的压力,各地需提前做好预案,建立针对Omicron的大规模个筛查准备以及应对方法。
张伯礼分析,Omicron毒株传染性增强。Omicron变异株的核苷酸变异位点在50个左右,其传染力比Delta变异株增加了37.5%,引起此次疫情的BA.2亚型传染力较之前流行的BA.1又高了约30%。其具有传播隐匿、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无症状者多,早期难于发现。具有易形成社区传播的特点,一旦发现往往已形成小规模爆发态势,是导致疫情多点散发甚至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境外输入压力增大。尤其是最近亚洲疫情的反弹,国内面临更大的境外输入的压力,如周边的韩国、越南、俄罗斯、日本,以及香港地区,都排在世界新增病例榜的前面,韩国7天新增感染者超过150万宗。如本次上海疫情初步判定是境外输入病例携带的病毒污染了环境,加上管理疏漏,引发了本土感染并导致传播。
多地传播途径和地点不同。根据多地流调发现首先出现疫情的多为学校、浴室、工厂、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空间相对密闭的场所。一旦病毒进入这些场所,引发的传播更快。所以本轮疫情表现出病毒传播链极其复杂,疫情场所和人群比较特殊的特点。本轮疫情不仅在学校,在多种人群密集场所都可能存在一定的隐匿传播,同时由于就医和核酸检测主动性不足,难以在第一时间发现,会导致传播力升级的Omicron引起学校等场所传播,更容易导致多点散发或集中暴发,这也是本次疫情防控的难点。另外传播途径多元传播,有时几条途径同时交互传播,也增加了流调的困难。
防控意识有所放松。春节后,内地民众还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返乡返岗流动性大,个人防护意识有所松懈,同时少数地区在落实「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治尽治、应管尽管」方面还有较大差距,缺少实战经验和演练操作,到时候有忙乱应付的情况发生。
张伯礼提出建议,科学防疫,在风险范围全员核酸筛查,全面摸排疫情风险底数。并根据检测结果及时科学的调整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范围,精准高效防控,消除病毒传播的潜在风险。严格快速流调溯源。本轮Omicron导致的疫情已经隐匿传播了一段时间,因此流调工作艰钜复杂,需更加严格仔细,不仅要关注病例的密接、次密接、一般接触者,还要考虑病例前期是否存在传播链,尽可能找到无症状感染者。
加强社区防控。划分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封控区要做到「足不出户、服务上门」。对密接次密接人员必须应转尽转,应隔尽隔不能迟疑,彻底阻断社区传播,力争用最短时间实现社会面清零。对本轮重点疫情地区和学校、医院、工厂、建筑工地等聚集风险场所,严格落实好各项防控举措,全力遏制疫情传播扩散。
为了可持续「动态清零」,应在科学精准上下功夫。立足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采用分层治疗的方法,轻症收治在方舱医院集中隔离管理,重症收在定点医院集中救治。但各地各单位不能层层加码,一刀切,隔离治疗时间14天,居家隔离观察7天,对复阳者、常阳者核酸Ct值35以上无须在医院治疗。
张伯礼指出,本次疫情也给了中国很多警示,尤其是提示亚洲疫情的反弹将带给中国更大的外防输入的压力,需提前预案。张伯礼建议,一是更快速的溯源流调、建立针对Omicron的特异性核酸检测方法、分类隔离,是防止疫情蔓延,减少医疗资源挤兑的有效手段。二是在「精准防控,动态清零」的基础上全民接种疫苗,尤其是不同技术路线加强针的序贯接种,主动建立群体免疫。尤其重视提高老龄、有基础病及体弱者的接种率。
三是坚守「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线,坚持防人也要防物,加大口岸边境城市防控力度,坚决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及时有效处置聚集性疫情,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坚决切断输入源。四是对Omicron在治疗上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有非常好的效果。早期治疗、综合康复,中西医协同的经验可为全球抗疫提供宝贵经验。
五是对无症状者也不要掉以轻心。西医无症状,中医有证候,今天无症状,明天有不适很常见,尤其是老龄有基础病者更须注意。采用辨证论治、先症而治可以积极预防病势发展。六是推广「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监测模式,群众可自行购买自行检测,有利于做到早发现,提高早期监测预警灵敏度。
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下,做好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完全可能的,在总结两年多来的经验基础上,张伯礼建议精准划分疫情相关区域。现在部分地区疫情相关区域的划分包括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覆盖整个小区、整个公司,面积普遍过大。在区域划分上应尽量精准,把握好封控区与管控区即可,防范区可有选择地设立。
张伯礼提出,合理使用资源,避免过度防护。医护人员的防护不分场合、不分情况的穿隔离服也是不必要的,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如在大筛现场、康复病房是否要穿隔离服,似应理性对待。因大筛出阳性者概率很低,戴好口罩、防护面罩、穿好隔离围裙则可起到防护作用。康复病房都是转阴者,就没有必要像传染病院一样穿全套防护服。医院的防控工作应更科学准确,注重效率和节约资源,才能持续有效。
就对民众的要求而言,仍然要坚持做到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优化核酸检测措施。推广「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监测模式,积极科普宣传抗原自测的方法及技术,群众可自行购买自行检测,有利于做到早发现,提高早期监测预警灵敏度。通过核酸自测试仪器和试纸的推广,可有效缓解医疗机构核酸检测的压力,有效避免新冠疫情的传播。还应进一步科学设定核酸检测较为合理的Ct值。鼓励研发有利于早期诊断、自我诊断的仪器、装备用品及试剂盒。
更多第5波疫情资讯,请到以下专页浏览(按此)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