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波疫情|梁子超指部分幼童病情急速恶化 难预早识别严重个案

2022-02-25 10:03

梁子超指倘染疫幼童拒饮食、出现呕吐及抽搐等,需尽早送院。资料图片
梁子超指倘染疫幼童拒饮食、出现呕吐及抽搐等,需尽早送院。资料图片

本港第五波疫情仍未见顶,确诊数字未见回落,短短两周便出现三宗确诊幼童离世个案,当中包括一名十一个月大的女婴,为最年轻的死亡个案,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呼吸系统科专科医生梁子超指,情况令人忧虑,坦言某些染疫幼童病情急速恶化较难预早识别,建议家长如留意到幼童病况有重大转变,便应及早送院。香港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儿科专科医生陈以诚则指,外界不应因此恐慌,强调病徵轻微的病童应留在家中隔离,毋须一并送院。

第五波疫情爆发至今,先后有三名幼童染疫死亡:四岁男童身亡后被发现带病毒,三岁女童在儿童医院深切部留医多天后死亡,本周再多一名十一个月大女婴入院检测呈阳性,翌日离世。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港大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讲座教授刘宇隆在电台节目中指,相关幼童均出现急性脑炎、脑水肿等情况,或与儿童没有接种疫苗、一段时间没有上学影响免疫系统等因素有关。

呼吸系统科专科医生梁子超指,本港在短时间内连续出现确诊幼童死亡个案,情况罕见且令人忧虑,不过目前未有进一步数据,无法完全掌握有否其他特别因素促使个别患者的情况急转直下,确切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他解释,本港曾经做到「清零」,亦未受Delta变种病毒影响,直至流入Omicron个案才爆发第五波疫情,情况较为特殊。而本港幼童过往无机会暴露于其他变种病毒,难以产生群体免疫,会增高幼童感染机会。

梁子超又指,Omicron确诊个案的整体入院率及严重程度较Delta低,但针对十岁以下幼童的住院率并无下降,因此幼童风险相对高。梁又指,一旦发现幼童确诊,家长或照顾者需要留意幼童情况有否重大转变,譬如不愿饮食、不活跃、持续不退烧、出现呕吐或抽搐等症状,便需要尽早送院,惟坦言某些幼童患者病情急速恶化,难以预早识别严重个案。

梁子超表示,现时三岁以下幼童无法接种疫苗,建议父母或照顾者应尽量留在家中,必要外出工作、购物时做足防疫措施,以免将病毒带回家中,令幼童暴露于高病毒量的环境下。如果照顾者怀疑自己感染,应与幼童分开或交由其他人看管。

陈以诚。资料图片
陈以诚。资料图片

香港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儿科专科医生陈以诚则表示,十一岁以下儿童的疫苗接种率仅得两成,当中三岁留下幼童暂未能打针,感染风险较大。他同意港府过往的停课安排,或会令幼童较难接触病毒,无法产生抗体,但亦不能避免有儿童因此产生严重病症甚至死亡,「唔可以由小朋友去死」,因此停课为必要之策,认为应待至幼童打针率达七至八成才恢复面授课堂。

陈以诚指出,三宗离世幼童病情的确比较严重,有机会与Omicron病毒变异有关,惟仍需候详细的病毒基因图谱分析结果才可作结论,又表示幼童因感染流感、疱疹等出现急性脑炎并发症的个案每年都见,强调大众毋须因此恐慌,而将所有感染幼童送院,「就算真系确诊都无咁多病床」,甚至有可能传染到其他病童或者医护,情况百利无一害。

陈以诚解释,幼童并无新冠肺炎特效药,入院后主要靠支援性治疗,但对于症状轻微者而言其实「无嘢可以治本」。若果病情轻微,应该留在家中隔离,万一出现发烧、抽筋、呕吐、脱水等严重症状便需送院处理。他最后补充,港府目前正加快兴建方舱医院,相信床位数量便会有所改善,希望届时可以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儿童病房配套的病床。
 

星岛法庭记者 :凌子淇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