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消息|曾祈殷指封城前应做好配套 倡内地助加大检测量
2022-02-17 15:48
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曾祈殷接受内地传媒深圳卫视访问时说,香港确实有「封城」的声音,不过问题是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情况。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情况比较像纽约、东京、伦敦这些城市,要采取「封城」的话,需要考虑会给香港带来多大的影响,还有「封城」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曾祈殷提出,「封城」需要先考虑清楚几点。物资上一定要充足,所有港人如果要禁足的话,生活物资一定要得到足够保障,日用品要预备好;在香港各个阶层都要得到这些相关准确资讯,不可以说封就封,一定要预备好;还有一定要照顾好弱势群体,香港有很多独居长者,「封城」对他们会有多大的影响,社会上有没有哪些组织可以照顾这帮人,在「封城」时准确提供应该有的物资给他们,去关照他们的身体状况。还有「封城」的话需要封多久,有一系列问题都是需要去考虑。曾祈殷说,假如不是全面「封城」而是局部封,按区来封的话理论上是可行,但要做足这些工作安排的话,才能去考虑「封城」。
曾祈殷说,每一天的确诊数字都有上升的趋势,仍然没有到达顶峰。如果核酸测试可以更多更快就可以找到阳性人士,Omicron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当一个家庭有一个患者已经确诊,很多时其馀家人都会受到感染。原因出在检测瓶颈,不能够很准确地掌握确诊了多少人。对于现在大部分市民使用抗原的病毒测试,他指抗原测试其实有不足之处,敏感度不如核酸测试准确性这么高,但有肯定好过没有。市面上抗原测试不足,他希望接下来有更多货源,或者政府可以分派给市民去检测,如果检测越多就越能够找的到隐形患者。
曾祈殷又说,西方国家感染人数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是几百万,不是所有的感染患者都可以入院就诊,也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立即入院接受治疗。不少人的病症轻微,只有小部分人,尤其是长者、慢性病患者以及未打针的人士,他们出现重症的机会,或者病症恶化的机率会高些。他又希望病人在运送入院方面应该更加完善。无论是救护车,或者是运送车队,尤其是点对点的运送服务送到急症室,他希望稍后港府或中央能在硬件或者是软件方面的服务支持。另外他提倡向市民尤其是还未入院但知道已经确诊的人士,提供新冠口服药可以提供给这些很大机会病情会恶化的人士。
另外现在香港法律上未正式许可视像会诊这样的诊断手段,他提出,开放视像会诊希望可以去化解一些初步确诊者的焦虑等。还有在热线联络方面或者资讯发放方面,希望政府可以多做一点。曾祈殷指,市民看不新闻原来政府有安排,可能就不知道了。如果政府去发布一些手机短讯,他相信就能直达到每一个人的手机里,那自然就能看到。
曾祈殷觉得有几方面是香港特别需要的,现在已经有一个「火眼实验室」,可否再增加一两个把检测量大幅提升,又或者把实验室人员、检测人员这部分增加多一些。另外他提倡,最好每一个家庭,或者高危的地方例如医护人员,甚至纪律部队需要定时做抗原测试,去确保没受到感染,避免影响给市民提供服务,所以希望可以方便港府向内地有关单位去购买。
曾祈殷指,多名跨境司机检测出阳性,反映社区感染已经十分严峻,这是一个警报。所以要通过做检测,尽快打针,无论两针三针也好,应该尽快安排,希望市民尽快得到保护。没有打针在病症上是会有分别的。如果市民接种了疫苗之后受到感染,不仅病症较轻微,较少会出现并发症,而且也会较快由阳性转为阴性。
他认为一定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多做检测,另一方面提高整体社会接种率,尤其是长者和慢性病患者,以及儿童。希望他们通过打针来达到若干程度上身体免疫系统的保护,不出现重症,就不会拖垮的公共医疗系统。曾祈殷又提到,11岁或以下的小朋友,才开始打针大概一个月左右,比例上一定是不够的。而小孩子没有打针就一定没有抗体保护,一定没有细胞免疫系统的保护,那自然会有感染危险,所以他希望小朋友尽快去打针。
曾祈殷又预计,马鞍山体育馆「火眼实验室」启动之后,可以大幅提升的检测能力,变相后继流程可以加快。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做了检测结果可能迟公布,碍于实验室的检测是滞后的,自然报告也会有滞后。而患者如果快速知道自己确诊,行为上会非常的检点,不会到处走,不会在家里跟家里人有密切的接触,还有自己在家里可能戴上口罩,所以及早检测,及早知悉报告,及早进行隔离,其实是会大大减低传播给身边人的风险。
曾祈殷又认为, 「方舱医院」其实选址上,最重要的是不要离市区太远,如果离市区太远的话,运送需要比较久的时间的话,会阻碍运送病人或运送物资等等。还有检测要方便市民、方便运送,所以最好就不要距离太远,确保「方舱医院」内部的需要都能及时补给。
更多第5波疫情资讯,请到以下专页浏览(按此)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