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王伟杰指港府应摒弃「见招拆招」 应以战争思维击败疫情

2022-02-13 10:04

王伟杰指港府抗疫应摒弃「见招拆招」心态。
王伟杰指港府抗疫应摒弃「见招拆招」心态。

第5波疫情持续爆发,香港未来教育协会评论部总监王伟杰表示,特区政府现在是时候要摒弃「见招拆招」的心态,换上战争的思维将疫情彻底击败。

全文如下:​

政务司司长日前在记者会宣布,中央政府已原则上接纳特区政府提出五项请求的整体方向。特区政府现在是时候要摒弃「见招拆招」的心态,换上战争的思维将疫情彻底击败。当中「出师有名」、「军令如山」及「全民皆兵」,可以作为今次防疫战的整体作战方针。

「动态清零」出师有名
​平情而论,相对于新加坡在农历假后单日确诊人数逾1.3万宗,人口相约的香港现在过千的单日确诊人数仍未谈不上失控,但两地的抗疫策略却截然不同。新加坡早于去年八月选择了与「病毒共存」,但「动态清零」却是香港唯一的选项。从政治层面来看,新加坡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可自行决定自己的公共卫生政策。香港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责任要配合国家订下「动态清零」的防疫策略。从在经济层面来看,东盟十国之一的新加坡,主要为马来西亚及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服务,这些国家在感染人数急剧上升仍束手无策。然而,毗邻香港的中国早已将疫情妥善控制,更成功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国际体育盛事。中国作为香港最大的贸易夥伴,内地与香港经贸活动频繁。官媒已斩钉截铁表明「动态清零」是与内地实施免检自由通关的必要条件,若在这阶段放弃通关将遥遥无期,经济可能再陷谷底。既然港府「动态清零」的防疫方针出师有名,政府的顾问专家也要统一口径,
坚决对与「病毒共存」等躺平政策说不。
 
统一发布疫情资讯
自疫情爆发以来,不少顾问专家彷佛要争著做这场防疫战的发言人,对特区政府各项的防疫政策评头品足。以最近的居家隔离为例,两位同样来自政府顾问团队的专家在接受访问时竟持完全相反的意见,引起公众不必要的疑虑甚至恐慌。特区政府应将疫情的资讯作统一发布,顾问团队的成员在未经批准下不应私下接受访问,减少出现资讯混乱的机会。香港原可在今个月将病毒检测量提升至每日30万次,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有望提升至60万次。此外,中央政府也会大力支持港府尽快兴建检疫的隔离设施在获得足够的资源下。特区政府必须要做到「军令如山」,果断地执行全民检测,并迅速将确诊病人运送到指定场所作强制隔离,才能有效切断社区传染链。舆论也有责任促使市民如何配合特区政府,而不是任由各个专家们对各项防疫措施指指点点。
 
改变习惯「全民皆兵」
​这场无硝烟的战争要做到「全民皆兵」,香港才有打赢的胜算,这必须要配以港人在生活习惯及心态上的改变。有别于以往主要靠飞沬传播,研究显示变种病毒Omicron是空气传播,这也是香港近日感染人数以几何级上升的其中一个主因。然而,在疫情严峻的今天,在餐厅仍见有不少食客跟朋友高谈阔论,而不是尽快用餐后离开。虽然政务司司长表示现阶段还未有「封成」计划,但港人仍不能抱侥幸的心态,任由自己及身边的人暴露在感染风险中。此外,无论是违反居家隔离令抑或是在网上鼓吹确诊者散播病毒,这些极度自私及令人齿冷的行径都不值得原谅,港人必须引以为戒。接种疫苗、减少外出、谢绝聚会、严守规定等行为不但保护自己,也同样为700多万港人战士添置了免受感染的最强盔甲,令Omicron 病毒不能轻易乘虚而入。
 
​「兵贵神速」,在疫情爆发第五波后,中央政府火速跟特区政府官员会面,透过跟香港共同成立流行病学专家组、检测组、检施设施组、医疗物资组及其他物资供应组等专班,回应特区政府提出的五项请求,并会采取措施保障香港鲜活食物、蔬菜及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特区政府和港人要立刻换上战争的思维,卫生署在追踪病源及隔离病人上要争分夺秒,市民也要将抗疫成功后的整体福祉凌驾在生活上的不便,才能上下一心将Omicron 击到溃不成军。

更多第5波疫情资讯,请到以下专页浏览(按此)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