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署将建新转废为能设施 逐步取代堆填区

2022-01-25 17:05

在足够的转废为能设施啓用前,香港仍需堆填区处理都市固体废物。资料图片
在足够的转废为能设施啓用前,香港仍需堆填区处理都市固体废物。资料图片

香港要达致「零废堆填」及碳中和目标,除了推动全民减废及乾净回收,必须具备足够的转废为能设施,以处理都市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署宣布将为发展新的转废为能设施展开规划研究。

环保署发言人表示,目前在石鼓洲旁兴建中的I·PARK1(综合废物管理设施第一期),将是本港首个以先进焚烧技术处理都市固体废物的转废为能设施,并装设比欧盟标准更严格的空气污染控制系统,确保排放的烟气不会对附近环境造成影响。I·PARK1预计将在2025年投入服务,处理能力为每日3 000公吨都市固体废物。香港需要与时并进,兴建进一步的转废为能设施,才可把所有不可避免和未能回收的生活垃圾全面资源化,并增加本港转废为能所产生的电力能源。

环保署在策划发展I·PARK1时,曾对屯门曾咀中部煤灰湖作为其中一个可能选址,进行深入研究。环保署会在今年上半年对这个选址再展开环境影响评估及技术性研究,初步设定处理量约为每日4 000公吨都市固体废物。环保署亦计划同步展开一项全港性选址研究,物色其他适合兴建此类转废为能设施的地点,以及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及技术性研究,当中会全盘考虑各项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可用土地面积、环境影响、废物运输安排、处理废物基建设施的布局等。这些现代化转废为能设施会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结合相宜的社区设施或绿色旅游概念,发挥一址多用协同效应。

发言人表示,在有足够的转废为能设施啓用前,香港仍需堆填区处理都市固体废物。在这段过渡期间,环保署两个位于新界的堆填区将会作有限度扩建。新界东北堆填区扩建工程的设计、建造和营运合约经过公开招标程序,由威立雅环境服务香港有限公司成功投得,相关建造工程将于年初展开。环保署将实施更严格的环境管制措施,增设对不同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及报告,亦将设立专属的网站向公众发布环境监测及审核数据和结果。至于位于新界西的堆填区,其扩建计划规模已由原来约200公顷大幅缩减一半至只约100公顷,有关工程将于年内公开招标。发言人补充,发展都市固体废物处理基建设施、通过垃圾焚烧发电以达致都市固体废物资源化,是众多先进城市废物管理策略中重要一环。

立即下载 | 全新《星岛头条》APP : 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