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维峯拉动社群建愿景 永续发展不是梦
2022-01-10 04:14
近年本港社会走向两极化,要推动永续发展,难免增添阻力,港大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教授林维峯却未有改变信念,确信社群力量在公民社会之重要性:「公共问题的解决,不能够只靠政府。」由9年前荔枝窝乡郊保育,到近月策动的共融就业项目,比起成果,每个项目「落地」推行的过程,教他更加兴奋,「共享资源斋讲无用,做嘢要实在,所以我最锺意实践(理念)的过程。」拉动本港不同社群,有着共同愿景一起解决问题,虽然不容易,但从来都是他的心愿。
在港大任教政治及公共行政多年,林维峯于六年前忽然加入公民社会与治理研究中心,出任总监一职,走去推动永续发展。林维峯自言,不少人都认为他奇怪,但他不以为然,「读社会科学,好自然有兴趣去研究社会发展,想个社会进步。」
林维峯进一步解释,「当一个社会有能力发展,但不会削弱社会的根基,便是永续发展。」他笑言,中心以公民社会与治理研究命名,从字面的确看不出与永续发展的关连,他随即反问:哪甚么是公民社会?
师从诺奖得主 被视作异类
他认为公民社会的定义广阔,但离不开社群,「其他大学的公民社会研究,都是关于NGO、筹款或慈善事业,但我们觉得公民社会是一种社群力量,意指一班人有共同的愿景,面对共同的挑战、问题。」
这意念早于林维峯在学时萌芽,机缘下他到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深造政治学,认识到影响他一生的恩师——○九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斯特罗姆。他忆说,在80年代恩师尚未成名,因非主流学说,一度被视作异类,「当时我好多同学都叫我不要跟她,明明读政治学,却不讲政府,不少人都觉得她有些离经叛道。」
林维峯却不理他人意见,跟着恩师走访尼泊尔,研究当地的水资源。他笑说,当时父亲问他在美国读甚么,「我同佢讲我研究水资源管理,研究农民如何用水」,却被父亲误解为研读工程,「因他从来不会想像到,水资源竟然与政治科学有关。」
访尼泊尔研水资源 思考公共问题
90年代初回流香港,林维峯已意识到「公共问题的解决,不能够只靠政府。」他忆起,人民自治曾出现于旧时香港,童年时在屋邨长大的他,一直难忘左邻右里的互助精神,「阿妈落街买啲嘢,就叫隔篱屋师奶帮手睇住。」他说,其父亲当年是同乡会的积极分子,其实这类互助组织已在发挥社群功能,「当时的人会想:有事靠政府,不如找同乡会帮手。」
时至今日,他的想法仍然没变,「其实不只是香港,即使是民主国家,今时今日全世界都遇到这个问题:市民不相信政府,对政府的信任度好低。」但他认为既不能责怪市民,也不能推诿于政府,「社会问题是复杂的,纯粹靠政府通过法例、拨款,其实解决不到切身的问题。」
看《一代宗师》启发建立事业
十多年前升任系主任一职后,林维峯开始反思如何兼顾学术,同时回馈社会。当时他看完电影《一代宗师》,被「宗师三境」的一幕启发:「我代入了这句话:『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由开始建立自己的事业,再慢慢提升、努力做好。到近几年,比起只撰写论文,我希望对社会影响多些。」
林维峯亦把握机会,将社群及永续发展的概念,于不同项目中实践,「共享资源斋讲无用,做嘢要实在,所以我最锺意实践(理念)的过程。」9年多前,他有份牵头推动永续乡郊计画,为偏远荒芜的荔枝窝,注入社会资源将其活化,「大城市有很多乡郊地方,但大家不知如何将其保育。究竟有无办法用社群模式,为这条村注入活力?」
活化荔枝窝获联国教科文组织奖
过去几年,林维峯带领中心通过不同活动,将荔枝窝与本港不同社区连系起来,如带艺术家进村,又鼓励新旧村民协作复耕等,「荔枝窝不只属于原居民,而是属于整个香港,所以希望不同社群都可以关心参与。」而这项活化计画于去年亦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颁发「可持续发展特别贡献奖」,证明了林维峯与团队多年来的努力。
去年他亦与团队一起策动「共融知行」,并举办展览、市集等活动,推广共融社会及共融就业的讯息,过程中他不禁反问:为何关心共融就业的一定是NGO,又或是照顾者?「其实任何人都可以关心,问题是有无机会,或者可以通过一个平台,将这些关心转化成行动。」
在外人眼中,共融就业也许只是协助残疾、为他们配对工作,林维峯与团队却认为,共融是为不同能力带来无限可能,让散落于不同角落的有才之士发挥所长,将他们本身的形状,套用于合适的图案之中。更重要的是,以中间人角色为社福界、残疾人士及普罗大众,搭建一条桥梁。
作为中心一员,林维峯亦冀望港大加深理解中心的工作,以及大学本身在社会上的角色,从多方面回馈及贡献社会。通过不同项目实践,拉动社会各界互相合作,让社会中的社群理解自身能力,是他最大的愿景。
记者 林紫晴 摄影 李睿哲
原文刊《星岛日报》「每日杂志」
立即下载 | 全新《星岛头条》APP : 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