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意雕塑家疫下变阵 隔空办首个融合展 视像对话谈创作 「人唔到作品到」
2022-01-05 04:16
疫情下本港持续封关,艺术交流首当其冲,2020年底港府曾提出成立「艺术气泡」,让艺术家免检疫前往海外表演,惟始终未能成事,令艺术界不得不另辟蹊径。有本港艺术家近日与意大利合办雕塑展,受变种病毒夹击,不断变阵迎战,最后排除万难,「人嚟唔到,作品照来」,并透过视像「交流」,成功突破地域限制,让两地艺术家隔空共同完成全港首个融合展,写下疫下策展新章。今年本港将有Art Basel Hong Kong及Art Central等大型展览举行,有策展人仍寄望「艺术气泡」可实行,因为知名艺术家访港,有助吸引市民购票观展。
2020年12月,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提出参考「旅游气泡」做法,设立「艺术气泡」及「体育气泡」,当时期望艺术家或运动员在接受新冠病毒检测后,到外地参与大型活动或表演项目,其间确保他们不会走入社区。不过,其后本港爆发第四波疫情,令「艺术气泡」大计无疾而终。7月的东京奥运,香港运动员与其他运动员和团队入住奥运村后,均要遵守严格防疫规定,如同置身隔离「气泡」,亦令人对「艺术气泡」不寄厚望,宁愿另辟蹊径,达成艺术「通关」。
艺术气泡至今未见踪影
上月初,5名本港雕塑家参与由香港视觉艺术中心与意大利驻港澳文化处合办的两地雕塑展「融FUSION」,两地艺术家破天荒隔空共同完成展览,成为疫下本港首个两地融合展。
有份参展的本地雕塑家李展辉指,今次由香港与意大利北部城市塞拉韦扎合办的雕塑展,原定2020年6月举行,两地各选出5位雕塑家参展,当时计画是意大利先派5名雕塑家来港交流,然后5名香港雕塑家随对方返意大利,一起在地创作。不过,因疫情严竣致计画告吹。
去年初,两地主办机构重提复办之事,但6月时意大利受Delta及Kappa变异病毒夹击,当地确诊人数激增,艺术家互访的做法需要变阵,最后决定「人唔飞,只让作品飞」,并经康文署协调于12月初在视觉艺术中心举行展览。李展辉承认,整个展览构思及手法,因疫情改变,加上航运影响,令展品制作十分急赶。
作品寄向对方城市加工
他指出,展览中意大利采用大理石,香港则采用2018年超级台风山竹袭港时倒塌的樟树废木作雕塑,重点是两地雕塑家各自为对方作品加工,将木雕和石雕融合为一 ,达致共融理念。最后两地雕塑家于6月举行视像会面交流,讲解作品理念,然后进行首个工作坊,至7月中将首5件作品寄到对方城市。由于意大利方面付运受阻,当地雕塑家的作品延至10月才寄到香港,幸最终两地10件作品赶及11月完成,成功展出。
展览已于上月底结束,有份参展的本地雕塑家参何远良指,意大利方面计画未来将当地5件作品寄来香港,联同本港5件作品作大型展览,然后再运回当地作大型艺术节的特别展品。虽然作品最后于两地成功展示,何远良认为艺术家能随作品外访参展交流十分重要,「若按最初计画去到意大利实地创作,可能会在互相交流下启发新刺激。」他指去年亦有个别艺术项目,原定安排香港艺术家与作品一起外访,但最终因疫情「人去唔到」。他希望未来疫情缓和,当局可以考虑推行「艺术气泡」,届时他们亦可随作品出访意大利。
李展辉亦指,「去到意大利就完整、美好一些」,但现时透过视像会议开会,展览首日同时在两地直播,亦算是成功突破地域界限。
Art Basel如期3月底举行
其实,过去2年本港不少大型艺术展览都只展出海外作品,海外艺术家缺席。今年本港将举行Art Basel Hong Kong、Art Central等大型展览,其中Art Basel Hong Kong于2020年时,取消实地展览,以「綫上观赏」取代,去年亦因疫情延期。本报向Art Basel Hong Kong查询今年安排,获回覆指仍会如期在3月底举行。
疫情下海外艺术家绝迹展场成为新常态,独立策展人梁展峰指,主要因为主办方需负担艺术家留港隔离的住宿费用,大大增加成本,近两年展方会播放艺术家访问片段,或视像会议交流,但始终不及真人现身。他认同,推动艺术气泡有吸引力,特别是展期较短的展览,相对减少住宿成本,而且知名艺术家访港,会增加叫座力,吸引市民购票进场。
艺术家检疫住宿成本贵
微波国际新媒体艺术节(Microwave)策展人邝佳玲亦指,过去两年她举办的展览,海外艺术家都无法来港参展,与艺术家检疫隔离的成本太贵有关。但她对艺术气泡有保留,因为艺术交流就是要接触观众,若艺术家抵港后被隔离无法走入社区,便丧失交流的意义。
记者 关英杰 林紫晴
原文刊《星岛日报》「每日杂志」
立即下载 | 全新《星岛头条》APP : 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