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推算50年后袭港台风破坏力倍增 登陆时间延长5小时

2021-12-27 15:29

热带气旋「雷伊」是自1961年以来首个在12月于南海出现的超强台风。资料图片
热带气旋「雷伊」是自1961年以来首个在12月于南海出现的超强台风。资料图片

早前热带气旋「雷伊」袭港,成为自1961年以来首个在12月于南海出现的超强台风,情况非常罕见。中大今日(27日)公布研究,指全球气候若持续变暖,大约50年后即2075年至2099年,吹袭本港,以及中国内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东部及东南部地区的台风会变得更强,持续时间增加,台风整体破坏力或较现时增加一倍。

有关研究由中大地球系统科学课程副教授谭志勇领导,为深入了解及预测台风为亚洲东部及东南部地区带来的影响及其变化,谭志勇的研究团队联同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深圳气象创新研究院),透过风暴路径数据,分析了1979至2016年期间的台风及其影响。研究发现过去40年,台风登陆时的强度普遍上升,风暴持续时间平均延长2至9小时,移入内陆的距离平均增加30至190公里,其中越南河内及华南地区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

研究进一步利用气候模型推算,假设温室气体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维持在8.5的水平上,即未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保持在高水平的情况下,预计到本世纪末,台风登陆时的风速将较现时增加每小时7.2公里,其持续时间延长约5小时,移动距离再向内陆增加约92.4公里,意味台风对陆上的破坏力将会增加一倍。

研究指出,过去40年台风在亚洲东部及东南部地区造成的破坏力明显增加,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研究推算到本世纪末(2075年至2099年),吹袭该区的台风会变得更强,持续时间增加,台风整体破坏力或较现时增加一倍,内陆地区将面临更大威胁。

谭志勇表示,根据研究团队利用高精度气候模型的预测,气候变化会继续并加剧影响台风的活动及其对内陆地区的影响。基于气候变化,未来更多亚洲内陆地区可能面临更严峻的台风相关灾害。因此,有需要加强这些地区的备灾及抗台风能力的长期规划,以应对与日俱增的台风威胁。有关研究成果已刊登于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

图表A-C 展示的数据,是根据不同的风暴路径数据,计算自1979年起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对陆地影响的变化。中大图片
图表A-C 展示的数据,是根据不同的风暴路径数据,计算自1979年起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对陆地影响的变化。中大图片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