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福三校友研口音转换App

2021-12-22 04:30

■口音转换App共同创办人(左至右)张肖恩、谢列布里亚科夫和索德里。
■口音转换App共同创办人(左至右)张肖恩、谢列布里亚科夫和索德里。

  (星岛日报报道)美国史丹福大学的三个校友得知一位朋友不得不辞掉工作时,觉得这是没有道理的事。该友人能说流利的英语和西班牙语,个性友善,并且是系统工程方面的专家,为甚么连电话服务员的工作都保不住?朋友坦承,因为口音之故,很多客户无法理解他的话,甚至遭到一些人的讥讽。三人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因此成立新创公司研发口音转换应用程式(App),希望彻底解决口音引发的沟通问题。
盼助医生更了解患者
  新创公司Sanas正在测试自行研发的人工智能驱动程式,这个应用程式可即时改变人们说话的口音,以解决沟通不畅的问题。举例来说,菲律宾客户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可正常地对着麦克风说话,但在电话另一端的美国客户听来,客服人员就像是来自堪萨斯州一样。Sanas的创办人说,客服中心只是个起头。最终,创办人希望他们的App可应用于各行各业及个人沟通,例如可以帮助医生更了解患者的状况,帮助孙儿听懂祖父母在说甚么,同时也可用于提升电影配音精准度,并协助智能家电和语音助理理解不同口音。
  Sanas行政总裁谢列布里亚科夫来自俄罗斯,他与另两名共同创办人索德里和张肖恩(Shawn Zhang)在史丹福大学相识。担任财务总监的索德里是委内瑞拉人,他与谢列布里亚科夫已从史丹福毕业;科技总监张肖恩则来自中国,他为专注成立Sanas这间公司而辍学。谢列布里亚科夫指出,来自不同国家的他们都曾因为说话口音而遭受差别待遇,「情况有时让人相当难过。」
  目前,英语仍是全球最多人使用的语言,约有十五亿人说英语,但他们大多不是母语人士。单是在美国,就有数以百万计人以英语为第二语言。这让英语发音App的市场不断成长,但Sanas另辟蹊径,认为与其耗费大量金钱或时间来学习改变口音,不如让科技替使用者代劳,有效传达他们想说的话。
可转换菲律宾印度音
  目前,Sanas的演算法可用以转换美国、澳洲、英国、菲律宾、印度和西班牙的英语口音,团队并计画增加更多种口音。尽管在Sanas团队提供给CNN的范例音档中,美国口音听起来仍有些生硬,但试用App的客服中心已给予正面的初期回馈意见。Sanas团队表示,今年他们已取得投资方提供的五百五十万美元种子资金,未来将持续研发改进口音转换技术。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