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团促尽快落实全面保育政策 保护北部都会区生态

2021-12-14 17:17

环保团体联合回应北部都会区发展。
环保团体联合回应北部都会区发展。

政府早前公布《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提及采取积极保育措施并建立约2,000公顷的湿地保育公园。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WWF)与香港观鸟会、长春社、绿色力量和创建香港共同发表联合声明,呼吁政府落实全面的保育政策,并提出保护具保育价值地点的时间表。 

WWF香港生物多样性及保育政策高级经理刘兆强表示,未来北部都会区的发展规模庞大,需要采取整合的管理措施。在政府收回土地计划的推动下,希望政府可扩展拉姆萨尔湿地范围,透过全面的保育措施提升后海湾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长春社公共事务经理吴希文指,建议的北部都会区内不少湿地、农地持续有土地平整、填土、填塘等违法的环境破坏,加上未来北部都会区亦有铁路、住宅、创科园等多个项目落成,若任何发展项目未有尽量避免和减少对具重要生态价值地点造成的影响,现有保育措施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整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也会受到损害。

绿色力量总监郑睦奇指,现有法例及指引,包括城规会规划指引编号12C及环境影响评估条例必须维持,以防止因发展北部都会区而令棕地进一步侵蚀新界西北的湿地,执行这些法例时应同时具效力及效率。

香港观鸟会副总监胡明川指,渔民养鱼的生计和经验应得到珍惜和尊重,而其参与对未来湿地保育公园以及北部都会区的规划和管理尤关重要。政府应确保后海湾湿地,在政策公布到保护区正式划定的过渡期间,不会受到破坏,并指私人土地拥有人可能对收地有不同期望,或会改变原有湿地运作,可能有损后海湾湿地的生态完整,认为政府应于过渡期间采取措施保持现有湿地生态价值,并制定收回土地的时间表。

创建香港项目主任黄允祈则认为,随著大湾区的发展逐渐落实,整个范围无可避免会出现越来越多人类活动,对环境及生态带来一定压力。港府应将保育视作未来城市规划及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原则,务求在发展时,香港的生态和环境不会被破坏。香港亦可在城市发展与丰富自然生态并存,及自然保护工作上的卓越表现上脱颖而出,成为其他城市的榜样。

环保团体联合回应北部都会区发展。
环保团体联合回应北部都会区发展。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