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料转宽松 基建托底作用加强

2021-12-11 05:30

■过去一年,「共同富裕」正式提上官方议程。
■过去一年,「共同富裕」正式提上官方议程。

  (星岛日报报道)内地专家及券商均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各方面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这是明确的稳增长信号,明年的货币政策可望更加宽松,财政支出也会更加积极,财政赤字率将保持在百分之三以上。
  和去年的会议相比,虽然「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取向不变,但字眼上有微妙变化。去年会议提到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但今年变为「灵活适度」。海通证券认为,这说明在后续稳增长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趋势性宽松是可以预见到的。
  至于具体的政策工具,内地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央行将继续打出「组合拳」。比如,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精准调节短期市场流动性,弥补季节性资金缺口;积极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等工具,增大对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可能会进一步小幅降准;合理安排房地产银行贷款,支持居民购房刚需等,都是值得期待的操作。
  新浪财经指出,会议要求「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这是比较明确的稳增长信号,「预期明年一季度开始财政支出会有较快的增长,基建对经济增长的托底作用会加强。」
  连平分析,明年财政支出重心可能前置至上半年,帮助上半年经济平稳度过压力较大的时点。地方政府专项债将重点支持新基建、生态环保和民生项目,预计财政赤字率将保持在百分之三以上。
  对于房地产市场,会议重申「房住不炒」政策定位,说明从长期看还将坚持「去地产化」的路綫。但从短期来看,由于明年是房企债务到期高峰,因此出于防风险的需要,按揭贷、开发贷、并购贷等房地产金融支持措施或会稍为加快。
  不同于去年提出的要「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今年多地经历的煤荒、电荒使得煤炭的主体地位被再次确认。昨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有关煤炭的表述是「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还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罗志恒认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非常务实,一方面体现在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上非常精准,另一方面针对前期部分地方政府和部门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短期化、一刀切的做法予以了纠偏。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