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窝复耕开拓农村经济
2021-11-28 05:30
(星岛日报报道)荔枝窝是新界东北地区历史最悠久及保存得最完好的乡村之一,其实六十年代大量村民移居英国后,九十年代中期几乎成为「废村」,近十年来吸引来自政府、学术和民间各界团体开展保育及活化项目,其中香港大学公民社会与治理研究中心在该处重建社区农场和农产品及工艺品品牌,包括以农林间作种植七百棵精品咖啡树,发掘创新的农村经济模式之馀,亦延续了客家文化遗产。港大和其他合作夥伴分别在去年底和本月中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建筑师学会香港分会两个奖项。
拥有四百年历史的荔枝窝,位于沙头角庆春约七村的中心点,共有二百一十一家村屋,由三条直巷及九条横巷分隔,三面被山包围,后有风水林,前有农田,因地形被名为「窝」。由于被郊野公园及海岸公园包围,附近没有大型发展,村落保存得较为完整。村长曾伟业表示,曾和黄两姓家族于明朝末期从山上的梅子林迁入,从事农业为主,至六、七十年代村落人口膨胀,农作物有限的产量难以维持生活,村民纷纷移居到市区和海外。
港大看准荔枝窝的可塑性,于自二○一三年起先后发起并落实「永续荔枝窝计画」及「滙丰永续乡郊计画」,先邀请农夫和原居民加入复耕,又培育出三个社区农场,以及多个乡村初创事业,发展本地农产品和商品。至今六公顷农田已重新启用,种植的产品多样化,大多是可加工的农作物,例如冬瓜、 木瓜、姜、姜黄和萝卜。他们亦与建筑保育工作者和美工等复修村屋,其中四家更成为文化展览馆。透过建立可持续农业、可持续旅游业以及艺术和文化活动策划,现时荔枝窝由计画开展时只有一户人家增至十八户,逾六十人活跃于社区工作和居住。
为以社会科学角度研究农业,为农村社区带来的经济模式和两者的关系,港大牵头设立占地三千平方米的社区农场,在二○一五年透过合作夥伴绿田园基金,从嘉道理农场引入首批阿拉比卡咖啡苗,在荔枝窝种植数十棵咖啡树,至二○一七年接手扩大规模,连同原居民在旁边创办的「荔林咖啡」,种植共七百棵咖啡树,当中有八至九个品种,包括波旁(Bourbon)、卡提蒙(Catimor)、铁皮卡(Typica)等,最新则引入卡杜拉(Caturra)、艺伎(Geisha)。农场放弃了传统露地耕作要砍伐树木的方法,启动本港首个以咖啡为主要作物的农林间作试验,在原有沉香树下的阴凉处种植咖啡矮树,矮树之间插有咖喱叶,既能建立健康的土壤,同时改善生物多样性和固碳能力。
香港大学公民社会与治理研究中心高级项目经理戚晓丽透露,去年收获十公斤咖啡豆,今年则在八月开始收成,预计收成期会直至明年一月完结,产量将增加至少三倍。她指,虽然本港经常被指天气太热且地势低,不宜种植咖啡,但事实上香港处于咖啡生产带,而且咖啡品质亦取决于其他因素,例如种植、收成、处理、烘焙以至冲煮方法,「你问我们(香港)有甚么优势,倒过来说,我们没有甚么劣势。」她续称,荔枝窝水源稳定无污染,可直接使用山水,而且虫害不算严重,种植过程相对容易。
去年推出限量三百个挂耳包回响热烈,戚晓丽预告明年会计画与本地咖啡单位合作举办pop-up活动。不过她笑言,荔枝窝位置偏远,运输成本高,生产效率与和种植过万棵的咖啡园根本不能相比,更莫说要赚钱,惟期望可趁着咖啡热潮举办体验式活动,让公众了解上游生产过程,创造更多可持续发展的讨论空间。
香港大学团队及荔枝窝村培成堂(业主),以及香港乡郊基金、长春社、绿田园基金、滙丰、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及乡郊保育办公室,本月初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香港分会授予「特别嘉许奖二○二一」,表扬致力复兴荔枝窝村,促进乡村社区的永续发展。而港大、荔枝窝村培成堂及滙丰,去年底亦凭荔枝窝乡郊文化景观,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授予首设的「可持续发展特别贡献奖」。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