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人寻身分认同 食逾7800家中餐馆

2021-11-27 05:30

■陈戴维多年来吃过七千八百多家中餐馆。
■陈戴维多年来吃过七千八百多家中餐馆。

  (星岛日报报道)美国有一名中餐馆「收藏家」,多年来吃过七千八百多家中餐馆。他并不是美食家,甚至不用筷子。身为第三代华裔美国人,他对中餐的兴趣,始于探求华裔美国人的身分认同。

  七十二岁的陈戴维住在美国洛杉矶。虽然祖父母从广东移民到加州,但他小时候不吃中国菜。他忆述五十年代第一次吃到中餐时,食物并不精致。他说:「去宴会,我只吃鼓油捞饭,不吃别的。」

  一九六○年代,美国民权运动如火如荼,陈戴维在大学修读课程后,对华裔美国人历史产生兴趣,从此开启了超过半世纪的觅食之旅。他在电话簿中寻找中餐馆,说:「刚开始时只是寻找身分认同。我对美国华人历史的兴趣促使我去吃中餐,看看全国各地的中国人是怎样的。」

  毕业后,陈戴维任职税务律师,常在美国各地出差。「那时我就想,为甚么不试一下当地的中餐呢,我想通过这个方式看看,在那里当一个华人是甚么感觉?」他先从电话黄页按图索骥,尝遍了洛杉矶及周边的中餐馆,收集了数以千计的餐厅名片与菜单。到了八十年代末,他开始在电脑表格中系统性地整理到访过的餐厅,最早回溯到他在一九五一年吃过的餐厅。他至今已光顾过七千八百一十二家中餐馆,假设每天试吃一家,也要差不多要二十一年才有此「成就」。

  他忆述多年来最惊喜的中餐,是一九七五年在密西西比州克拉克斯代尔吃到的港式炒面,惊为天人。最难吃的则是北达科他州法戈的炒饭,米饭湿的,又浇了很多酱油,有的菜尝起来像是罐头食物。他最喜欢的中餐菜式每几年就换款,目前是酥皮叉烧包和鱼肉饺子。他说全美国要数洛杉矶圣盖博谷的中餐水准最高,但饮茶点心是三藩市更正宗。

  有趣的是,吃遍各地中菜,陈戴维却不用筷子,每次都问服务员要叉子。被问到会否有一天厌倦中餐,他不假思索回答说:「不,寻找新的中餐馆已经变成我的第二天性了。」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